昨日,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继2011年12月电影法征求意见稿公布后,该项法律草案终于进入人大初审环节。草案中就电影审查制度、电影放映期间不得播放广告等作出规定。(10月31日《南方都市报》)
电影审查制度被写入草案,这也就意味着,法律草案审议通过后,电影审查制度将由国务院条例上升为法律。然而大众普遍关心的是草案中简化了电影剧本审查制度,取消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这些内容,却忘记了事在人为,要给电影松绑,电影审查制度还要从规范“把关人”的审查标准开始。
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电影审查制度中的“把关人”指的是电影审查委员会,由36名成员组成,他们掌握着电影的生杀大权,但审片时却毋须全部到齐,只要大多数到场即可。也就是说,14亿中国人要看什么类型的电影要由36个,甚至不到36个人说了算。
“怪力乱、不存在;人性恶,勿体现……”这是坊间流传的一个关于“电影审查”的三字经。然而电影审查制度并没有这么明确,“弹性标准”、“人为因素”一直是这项制度饱受诟病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口味变得太快。前天,他们还喜欢油爆大虾,今天可能就更爱清蒸小炒了。
以1998年版的《泰坦尼克号》为例,女主角凯特·温丝莱特在片中有全裸出镜,这让许多观众记忆犹新,然而到了2012年3D版《泰坦尼克号》在中国重映的时候,却被删的一干二净。还有著名的《色·戒》冤案,在国内公映之后,因为激情戏尺度过大,男女主角几近全裸而导致汤唯被相关部门封杀。既然尺度过大,当初为什么要让它过审呢?这些例子数不胜数,全因审查委员会的口味变得太快了,导演们实在很难炒出合适的菜。冯小刚曾说“一个娱记不负责任的影评,都有可能换来各级领导的批示,从而使电影审查的结果得以颠覆。”
电影审查制度看似硬性,实际上弹性得随意。即便是入法,在“把关人”众口难调,观众在看什么电影上几乎没有话语权的背景下,电影的审查还是会继续随意下去。既然不能取消审查制度,那就不如给出一个一视同仁的标准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恒
(作者:蓝镭)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