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高静:官场“圈子文化”岂能“粉饰清廉”?
发布时间:2015-12-17 09:02:31来源:荆楚网

  近两年中央巡视清单和大量案例表明,相当一部分落马官员的腐败均存在“圈子腐败”,13个巡视点5个被指“圈子文化”,26家央企五大突出腐败问题之一即为“圈子文化”。季建业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他的落马就源于“小圈子”腐败。“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在法庭上曾这样陈述。(《京华时报》12月16日)

  “圈子文化”一词流行已久,它的意思不难理解,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组成一个圈子,圈子内大家共同认可的一些内容,比如共同支持的社会话题、共同信奉的原则规范、共同维护的公共权益等,这种圈内的共识,被文艺地称为“圈子文化”。可见,“圈子文化”并非真的文化,只是圈子内的人达成的某种共识,或者是某些领域对某些事情的一致性看法。

  中国人自古好团结、爱热闹,抱团组成“圈子”并非什么恶劣的社会现象,从社会层面来讲,它反而是一种在能够被大家认可的社交形式。然而,官场的“圈子文化”则与其他领域的“圈子文化”大有不同。一些官员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形成“官官相护”的局面来掩饰自己的贪腐罪行;一些官员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把下属当成家臣,形成性质恶劣的“山头主义”; 一些官员与企业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官商勾结”方便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经营方式虽然各异,但是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是其共同本质。这样说来,季建业自称其贪腐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就不足为奇了,他本人的腐败就源于他那个20多年的“小圈子”的腐败,而所谓“圈子文化”便是该圈的腐败本质,不是文化,反而是糟粕。

  对官场“圈子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中纪委十八届三次会议上提过:“我们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态度可以说是明确鲜明,斩钉截铁——要净化政治生态,就必须破除“圈子文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中国历史上,“朋党”兴起往往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晚期牛僧孺与李德裕的“牛李党争”,更是加速唐朝衰落的触媒。今天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那些沉湎于各自“圈子文化”无法自拔的党员干部,更应以史为鉴,早日摆脱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朋友圈”,和腐败本质的“圈子文化”划清界限,用“三严三实”要求规范自己言行,保持从政廉洁和做人清白。只有每名党员干部能够做到秉公无私、摒弃私利,方可祛除官场的污浊之气,还百姓一个纯净无暇的政治生态。

  稿源:荆楚网

  作者:高静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