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齐国瑞:“互联网+”为脱贫攻坚战投下“核武器”
发布时间:2015-12-21 08:52:05来源:荆楚网

  “大会着眼未来、成果丰硕、凝聚共识、推动合作。”12月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大会期间,有关互联网企业、机构组织签署了一大批合作协议,并发布了《乌镇倡议》,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互联网+扶贫”联合倡议,“数字丝路”建设合作宣言,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互联网发展倡议等20多项成果。(12月18日新华网)

  据统计,我国目前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按照部署,2020年要想实现小康社会,需在5年内实现7000万人口脱贫,可谓是场不折不扣的攻坚战,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殷切的希望,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的“承诺书”,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巨大活力的展现。

  同时,互联网的“触手”已经收入农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达6.6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9%,规模达1.86亿人。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数据就是,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对比两个数据,意味着农村中3、4个人中就有一个在使用互联网。

  其实,互联网、扶贫都是不新鲜词汇,但从开始11月“全部脱贫”成为最热词汇,这个月的互联网大会更是将“互联网+”进行了“全民科普”。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工具,将贫困村的产业与大众的扶贫和消费需求有效对接,从而更大程度上地激活市场,值得思考和努力,在今后几年,也必将成为扶贫的新模式。

  不得不提的是,扶贫村的现状及变化。传统上的贫困村都是以农业为主,共同点是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畅,外界对其知之甚少。往往是果熟蒂落时,成熟的果实、无污染的产品运不出去,造成资源的浪费,更是阻碍了这些村子的发展。因此,国家开展了交通和宽带的“村村通”工程,为大部分扶贫村解决了“温饱”。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当地的市场和居民消费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宣传本村的产品,使全省甚至全国人民知道本村的产品,这就需要“借力”互联网了。

  接入互联网世界,能加深扶贫村与外界的了解,实现互联互通。通过不同的电商平台,将介绍性的文字、图片、视频放上去,声情并茂的宣传本村的产品。再配合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物流平台,将本村的特色产品卖到全国,足不出户鼓了“腰包”,真正意义上实现扶贫村的“自我造血”。这已经不仅仅是设想了,福建的下党村用扶贫的款项在互联网某平台上开展“定制茶园”。从工薪群体到高端消费,从冰封北国到如春南地,用消费带动和激活一个贫困村的生产力,进而让贫困村产生造血功能,利用互联网达到财富积累的目的。

  “互联网+”是脱贫攻坚战投下的“核武器”,最重要的“启动程序”是什么?笔者认为,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是无法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正本才能清源”,摆脱贫困的第一意要义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开发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突破原有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大胆改革创新,将“互联网+”思维全面引入。比如说,“互联网+控制器”用到生产中能实现足不出户管理大棚中的温湿度或者养殖厂内的饲料投递量;“互联网+文化”将本村保留原汁原味的特色艺术互联互通给全国人民等。

  想要借从乌镇而来“东风”将“互联网+”的“核武器”投到贫困村,发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爆炸威力大的特点,从而将扶贫“光速”实现,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再快一点,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找到开动“互联网+”这艘“战车”的“钥匙”。从而,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

  稿源:荆楚网

  作者:齐国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