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教师的猝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起因是一篇文章——《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仅看题目,一般人都会气愤,如今的孩子怎么了?教师在监考过程中去世,他们还能平静做题?这不是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又是什么?(1月18日新华网)
其实,如这篇文章式的“追根溯源”,也是舆论“以小见大”的惯用套路。若说这种“套路”有什么险恶用心,也不能一概而论。关于“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从责怪孩子“冷血无知”的第一个版本,到新华社记者反复核实后的第二个版本,虽然基本事实发生了逆转——“孩子们发现之后,立即喊来老师,大家一边紧急施救,一边打120并尽快送往医院。”但是,都带有明显的舆论导向。如果说“死者为大”,那么,至少不该借一个不幸夭折的生命,作为抨击当前教学机制的敲门砖,更不应该以此考量学生是否冷漠无知。
客观地说,围绕监考老师病发时学生的反应,“两个版本”的表述都是不完整的。如果说第一个版本中的“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并非事实,但也有事发学校校长的佐证:“监考老师当时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所有学生背对该教师,学生是在考试结束时发现监考老师没有站起来收卷子,便通知了隔壁班上的老师”,也与“学生平静做题”基本相符;新华社记者的“孩子们发现之后,立即喊来老师”,也符合校长说的结果。而“涉事教师的家属则表示,听闻学生回忆,涉事教师发病时曾有呻吟,但没有引起注意”,倒似乎说出了“立即喊来老师”的时间节点。
而这个“时间差”,成了评判学生是不是“冷漠无知”的依据。然而,“两个版本”都存在着想要圆说的主题。可惜的是,这位监考老师还是死了。而舆论如果不是先为一位“走了”的老师唏嘘不已,而是热衷于以此挖掘学生是不是“冷漠无知”,至少没有表现出对生命的起码敬畏,而几乎成了借此对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基本素质的评判。
其实,以一位老师的猝死来衡量学生的素质,就像以一位学生的猝死来衡量学校的管理水平一样,都存在着某种思维定势,有着更广泛层面的现实原因。而由此引发的舆论对势,更可能包含着某种立场先决下的选择性表态。试想,在考生聚精会神的教室里,坐在教室最后面的监考老师突然发病,只要没有太大的动静,学生没有及时发现能说明什么?如果学生及时发现了,并立即喊来老师,又能说明什么?
正是因为对诸多公共事件,舆论过多地纠缠于这种“题外之意”,而离解决问题和吸取教训的应有之义越来越远。面对一位教师的不幸猝死,有什么必要急于表达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而用学生的“冷漠无知”来夯实教学的失败,也是以偏概全的;但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是不是变成了“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也不是在一位监考老师突然发病时,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判断的。
笔者为何要发问:监考老师猝死该如何“料理后事”?是因为觉得一位老师的不幸猝死,并没有引发对教师身体健康问题的重视,也没有引来关于在公共场合出现意外时,当事人应该如何自救和旁人如何救援的常识的关注。说的难听有点,猝死的老师尸骨未寒,舆论却以此为“炮架”,目标究竟何在?
稿源:荆楚网
作者:知风
(作者:刘展)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