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学雷锋”纪念日,市统计局昨天公布的《2016年市民学雷锋意愿调查报告》(下文简称《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学雷锋”,近六成市民“怕惹事上身,好心没好报”,近五成“怕被人误解,遭人非议”,近四成“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外,自身能力不足、时间不够、意愿欠缺等也影响到学雷锋、做好人好事。(3月4日解放网)
一年一度的“学雷锋”纪念日即将来临,上海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报告》把“学雷锋之忧”的一面突显了出来,这份调查结果,如同涟漪一般,在社会中留下多少影响。或许有的人也在认为,“我所在的区域也有不少会有‘学雷锋之忧’”。但仅从上海六成市民“怕惹事上身、好心没好报”等调查结果,就断定学雷锋之困,就未免过于武断了。
现在在学习雷锋方面,走入了歧途。如走形式的学雷锋,学雷锋只有在纪念日这一天,甚至出现过七八个爱心组织给一个老人理发的可笑情况。又如,学雷锋做好事,反被一些人讽作秀,或者反被被扶助者讹诈,结果做好事当好人者身心俱疲,甚至人身、财产权受到实实在在的伤害。这是一种歧途,在社会中确实有先例,但又不是全部。以此说当好人做好事都吃亏的说法,是一叶障目,是犯了以一概十的错误。
况且,雷锋精神内容丰富,有乐于助人的精神,有热爱集体的精神,有敬业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已经在公众所信奉的精神上扎根。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好人”“最美××”“感动××”,以及被网络报道的不少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热爱国家、关心集体的新闻,也不胜枚举。上海统计局的这份调查,同样包括的数据就显示,有30.1%的市民选择了“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有99.6%的市民至少记得一条雷锋名言。因此,“学雷锋之忧”尚不能被事实所支撑。
另外,雷锋精神是一个开放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之源,当下的学雷锋也早以超出了最初学习的范畴。环保志愿活动,支教支边活动,大型赛事志愿活动,网络上涌现的各种扶贫救困事迹,都展现出学雷锋的精神之光。在这些活动中, 80后已经成为志愿者的主力,也涌现出不少90后的先进典型,甚至是00后也在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学雷锋之忧”着实是一条经不起推敲的伪命题。
当然,受观念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和制度保障不健全的影响,学雷锋仍然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但不能以困难代替意愿。每当学雷锋做好引发纷争时,社会舆论的论争,恰恰是学雷锋的一次次自我思考。破解“学雷锋之困”,扫除“学雷锋之忧”,尤其需要从制度入手,为当好人,做好事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建好“保护罩”。另一方面,公民和组织,则可以积极参与到学雷锋的各项活动中来,心有所向,志有所成。学雷锋,是一座山,路就在脚下。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立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