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张伊:当警惕“免费”背后的信息泄漏危机

发布时间:2016-07-18 17:25:26来源:SRC-13

  为了能领取超市的免费洗衣粉,淮安一老人家将自己儿子、儿媳的身份证复印件也交给超市促销人员,可让这位母亲想不到的是,她的儿子、儿媳今年准备贷款买房时发现,他们不但名下有四张信用卡,而且还多次透支逾期不还,已被纳入黑名单,因为涉案数额较大,目前,淮安警方已对该案立案侦查。(7月17日《扬子晚报》)

  贷款买房发现被冒名办理信用卡,且信用卡透支了数万元逾期未还,这对于当事人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由于六年前母亲的贪小便宜,酿成了今天的大危机。这虽然是个案,却暴露出了一个大问题:信息安全。生活中,如“免费领洗衣粉”一样的“小便宜”随处可见,很多人都不以为意,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骗子的伎俩很低劣,目标也很明确,就是通过所谓“免费”,混淆视听,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盗用身份证信息,出售给不法分子。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问题是,为什么低劣的骗人伎俩,还会有那么多人上当?一方面是骗子瞄准了中老年人,看准了他们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另一方面,中老年人缺乏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没有认识到身份证等个人证件的重要性,以及此类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对于“小便宜”引发“大危机”的案例,年轻人要引起重视。要主动给的中老人家人普及信息安全知识。一些公共场所,譬如超市、商场、银行等,都应该在醒目的位置告知公众,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良好氛围。

  再往前思考,不难发现,仅凭身份证复印件肯定是无法开通信用卡的。这就说明,银行在管理信用卡开通业务时,过于随意。一些信用卡推销员,为了完成银行布置的开卡任务,不顾法律约束,走简易程序。银行为了利益,也没有实行严格的审核制度。这种做法实在是“鼠目寸光”。短期来看,的确银行信用卡开卡业务上去了,但是一旦因为审核不严,导致诈骗等事件,银行还是会为自己不负责的行为“埋单”。不但公信力受损,银行及其相关工作人员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信息泄露,不是小事,也不可小视。通过个案,可窥见我们国家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我们的监管者要正视这些短板,这样对于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现在的骗子盗取个人信息的方式越来越隐蔽,我们的法律,也要适时的进行跟进。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切莫因为贪图小便宜,而泄露个人重要信息。发现这样类似的“好事”,也要及时报警,全社会都联合起来,让信息诈骗的人无处遁形。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