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陈庆贵:打击电信诈骗,“树倒”才会“猢狲散”

发布时间:2016-09-09 09:25:21来源:SRC-13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一家银行的一名职员以最高每条50元的价格非法出售了800余条储户信息,其上线则从包括上述职员在内的多名银行职员手中获取倒卖储户信息达1400余条,非法获利近20万元(9月8日《法制日报》)。

  读罢此条新闻,我想到的话题是,打击电信诈骗,“树倒”才会“猢狲散”。

  说到底,电信诈骗元凶帮凶无非涉及三恶:“谁骗”、“谁泄密”、“谁提供通迅方便”。设若说“谁骗”是针对“猢狲”的话,“谁泄密”、“谁提供通迅方便”则是针对“树”。自然,打击电信诈骗战果如何,取决于这三恶除得干净不干净。

  “谁骗”?自然非直接诈骗的骗子或诈骗团伙莫属。比如引发人神共愤的大学生徐玉玉被骗案,抓获的6名犯罪嫌疑人。当然,随着诈骗团伙做大呈现“产业化”、“企业化”端倪,其附着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司策划骗术、拨打电话的直接诈骗团伙;盗卖个人信息团伙;收集办理非实名电话卡、银行卡卖给诈骗分子的团伙;在互联网上搭建诈骗网络平台并与传统通讯网对接及提供任意改号、群呼服务和线路维护的技术支撑团伙;专门负责替若干个诈骗窝点转取赃款的洗钱团伙等等魑魅魍魉,都属“猢狲”之列,都在扫荡围剿除恶务尽之列。

  “谁泄密”?电信诈骗之所以层出不穷,泄露个人信息当仁不让肯定是罪恶源头。请看看,前一天学校通知发放助学金,次日掌握详细个人资料的骗子便找上门,信息被出卖得如此精准,不是有能力掌握考生一手资料者又会是谁?无非:不是网络黑客盗取,便是体制外“经手人”暗中作祟,剩下便是“内鬼”作俑。上文提到的那家银行职员监守自盗非法出售储户信息便性属此类。截流而不堵源,不兜底排解“谁泄密”问题,不堵死信息泄密源头,诈骗发案就难保不死灰复燃。

  “谁提供通迅方便”?电信诈骗两个关键环节,“诈骗电话”和“银行转账”可谓功不可没。无数案例一再昭告人们,通信业务和金融产品某些安全隐患,在某种程度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恶便利。让人无语的是,针对一些“改号”软件诈骗,有运营商居然借口“监管成本太高,不愿投入这笔钱”。要命的是,由于运营商拦截不力,目下能够虚拟任意号码的网络电话仍处于无人监管状态。运营商为追逐利益疏于监管也难辞其咎,一些运营商推行“实名制”力度不够,出租出售号段有的用于各类广告促销短信群发借以牟利。我敢断言,只要“诈骗电话”和“银行转账”两个先天便利还在,就难以指望电信诈骗自生自灭。

  今年上半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7万起,是去年同期2.5倍;查处违法犯罪分子2.8万名,是去年同期2.7倍。从这些案件中,皆能见到“树”的魅影:既有不法分子“数据黑色交易”和数据维护者监守自盗,又有实名制落实不力、运营商态度暧昧、监管缺位不力等隐患依然存在。

  公安部部长郭声琨近日强调,以更加扎实的措施有效防范、精准打击、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决不能让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上学钱”被骗的悲剧屡屡发生。徐玉玉被骗案短短一周破案,也不可谓不神速!但在我看来,这些充其量只是抓了几只“猢狲”;我敢断言,只要尚未“树倒”,就不会有“猢狲散”,因为“树”的诱惑力,还会吸引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的“猢狲”们上“树”。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庆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