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元旦春节了。每到这个时候,人们心中都会在一段时间内潜伏着一种喜悦和期待。这种喜悦和期待多是缘于“年味”,在这个全国人民“集中年休”岁月里,体验中的揣糍粑、摊豆丝、置办年贺、合家团聚、走亲访友,人们在感受年味时释放的是一种平等、富足与快乐。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不仅要享受“年味”,更要让“廉味”像护身符一样环绕周身。曾几何时,由于“廉味”不足,让多少干部身心疲惫,甚至是牢狱之灾。有的为了拜门子、拉关系,过年成为送钱送礼最好的借口,“伸手不打笑脸人”;有的越到年近越是紧张,应酬到的无所谓,生怕该应酬的漏掉了,弄不好会被潜规则“潜掉”;有的抵不住诱惑,守不住红线,好端端的年节里给自己埋下“定时炸弹”……可以说,过年“不廉”,成为很多领导干部“挥之不去的痛”。
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四个字已经深入人心,普通百姓称好,领导干部也叫好。比如说,过去琳琅满目的禁酒令没有把领导干部饮酒的问题解决,八项规定让所有干部减少了应酬、多了些回家、养好了身体,特别是到了过年过节,上级的,领导的,重要关系的应酬付出一律砍掉,经济负担、心理负担放下了,年味、亲情味更浓了。“八项规定”成为了“挡箭牌”和“保护伞”,把不和谐、不安全、不快乐的因素挡在“年味之外”。
有“廉味”,才有“年味”。传统年味不能淡,缺了“年味”就会索然无味。廉味也不能淡,少了“廉味”就会生出腐臭之味,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安全。廉味其实就是一个氛围、一味苦口良药,虽然没有冰糖那样让人满口生津、风光四起,但却让人始终保持清朗和安然,“名利滚滚过,年味千古传”,年味与廉味实则曲径通幽。
廉味不淡,就是要让“八项规定”始终成为头顶的“三尺神明”,“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对整个社会风气而言,要让廉味成为一种常态,不是呼啦啦的“一阵风”,也不是时紧时松的“弹簧秤”,而应是官员和百姓共同遵守的自觉,互相监督的共识。就个人而言,要有安全意识,越是过年,越是团聚,“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整个家庭难以启齿的伤痛,遵规守矩,就会岁岁平安;冒险侥幸,就会被执纪问责。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过年的“廉味”已经形成,社会共识逐步牢固,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巩固避免反弹,对于顶风破坏“廉味”的人不仅要处理,而且要加码处理,让过年的生态更加清朗,让传承的年味更加甘醇,让每个人安居乐业的“小目标”,推进民族复兴的“大目标”实现。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忠友
(作者:刘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