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全面从严治党的冲锋号仍在呐喊中,不管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场合的强调,还是强有力的问责,如“断崖式”降级处分,都说明了中央对抓“关键少数”的破题旗开得胜,对突出“关键少数”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可以说抓好“关键少数”已然成为了重要的政治实践。
十八大以来的党中央,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放大招”、强措施,抓“关键少数”成效明显,以上摔下风气渐成氛围、责任担当意识逐渐增强、腐败增量有效遏制、贪腐存量急速消化等等,健康良好的政治生态正在成型。
然而,从抓”关键少数“这一系列的举措中,我们看到的多是“严”,大都是从“严”着手的,严措施、三严三实、严格问责等等,大都是从具体行动上着手的,让我们看到对“关键少数”爱的成分远远不够。
诚然,严管方显厚爱,严也是爱。人们常说严父慈母,“严”与“慈”都是爱。那么抓好“关键少数”为什么不能够多从“慈”的角度入手呢?
“严”落实在措施上、行动上,“慈”更多的落实在预防上、提醒上,慈爱为基础,严爱管行为。总而言之,抓好“关键少数”既要有严爱,也要有慈爱,以厚爱为先。
厚爱“关键少数”要在预防上“扎紧口子”。选人、用人把好“源头关”,厚爱“关键少数”也要把好“预防关”,从制度上厚爱“关键少数”。 从出台《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到颁布《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修订《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再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准则》《条例》……都是在制度上对我们的“关键少数”厚爱有加,提前为我们的“关键少数”立规矩、建章程,从源头上“扎紧口子”,预先为我们的“关键少数”贴上一层“保护膜”。
厚爱“关键少数”也要做好平时的“咬耳朵”。我们经常说,对党员干部经常“扯袖子”、“咬耳朵”,对厚爱“关键少数”更要如此。组织部门要经常关心他们,定期召开干部座谈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让“关键少数”既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也能够及时的提醒自己。纪检部门要多组织廉政教育报告会,多组织参加实地警示教育,增强“关键少数”的廉洁意识。
厚爱是基础,抓好“关键少数”要多从关爱切入,更多的突出“母亲般”的慈爱,再结合“父亲般”的严爱,让“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孙家留
(作者:杨虹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