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评论大赛】王彬:“学生被分三六九等”还是应试思维在作怪

发布时间:2017-04-12 10:36:46来源:湖北日报网

  杭州网友:我女儿在余杭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最近听女儿说,老师把学生分三种,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其中,平民组又分好几个等级,而麻将组底下的,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班主任语文老师是按每一单元考试来划分,我女儿是在平民组2号,我想麻将组的小朋友心里阴影面积有多大呢?我还想知道,老师有权这样做吗?(4月11日《钱江晚报》)

  老师仅仅依据考试成绩,就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说白了,这就是在用单一的指标来评判学生,进而造成了有失偏颇的 “不平等性”。这样一来,结果只会消解学生的自尊心和信心,给学生健康发展带来实际的隐患。还有,这种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的行为,不仅缺乏客观公正的成分,更有对教育公平挑衅的现实意味,所以,对其本身便需要真正警惕起来。这种情况的背后,有老师的问题,也有环境的问题,但其实说到底还是应试思维在作怪。

  现实中,除了单纯依据成绩把学生分三六九等的情况外,还有以成绩的好坏来决定学生座位的前后,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笑脸相迎、对成绩差的学生就怒目而视等情况的存在。这些实质上都是以学生的分数、成绩马首是瞻的表现,不仅仅是放大,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盲目追求。

  如此一来,“一切为了应试,一切又忠于应试”的现实逻辑就形成了,应试思维的尾巴在这里也就真正显现了。因为学生的分数、成绩关系着教育政绩观,关系着老师和学校的命运,这样的环境让应试思维凝固而成,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难舍难分。而且,凝固的过程中也会让其生存的现实土壤更加殷实,恶性循环便形成,思维本身也就更难以化解了。

  在这样一个应试思维弥漫的过程中,要想有所成就,代价就是牺牲学生正常而健康的成长发展,而这所谓的代价却真真违背了教育育人的初衷,更与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古理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要想进一步更是难上加难。最后苦的还是学生,恐怕苦的还不仅仅是学生的当下,还有学生的未来。

  其实,目前类似的情况在各地学校确实是比较普遍,而且也不算什么秘密,但“学生被分三六九等”的个例能发生在杭州,还是值得深入思考一下的。怎么说呢?浙江一直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先锋阵地,而且也搞得有模有样。就拿近期的衡水中学进浙江来说,浙江教育界是排斥的,认为衡水模式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他们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跟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

  那在这样的认知下,试问浙江某小学也依据分数将学生划分三六九等的情况如何解释呢?而且就现实而言,这并不只是孤例,可见,大喊素质教育的浙江也有应试思维的痕迹,而其的素质教育也就被贴上了“底气不足”的标签。从中便可以窥探出应试思维的“现实魔力”,也要明晰,跳出这一固化思维并不简单,这是应有的启示。

  此时,只把素质教育当幌子,去空谈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恐怕结果只会是收效甚微,也无法真正让评判的指标就从学生的“分数”变成“能力”,所谓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只能是想想而已。那能怎么办呢?只能在学理上进一步剖析,挖掘应试思维的生存土壤,好好摸索其自身变化甚至是异化的现实状态。再就是理清现实,权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利弊,再将这些与现实做最大的结合,探索现实的可行路,或许能够找到突破点。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彬(浙江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