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大学生评论大赛】新时代下的农村殡葬改革之路应如何走?

发布时间:2018-07-24 10:28:50来源:荆楚网

  2018年民政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新时代推进殡葬改革的新要求、新任务与基本保障措施。此次《指导意见》的提出旨在剔除农村传统的殡葬陋习,传承发展优秀的殡葬文化,同时培育人们绿色生态殡葬的新理念。摒弃陋习风俗,倡导节俭环保的殡葬新风尚是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民生建设的关键一步。

  在农村,殡葬仪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一件大事。在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人们早已将“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理念。因此,在很多农村地区或相对偏远落后的地方,经常有大操大办葬礼、铺张浪费的现象。甚至有的人还要花好几万为家里去世的老人请来鼓乐队,在家门前连着演出好几天一直到送老人下葬。还有的家里要摆十几二十桌的大鱼大肉宴席来招待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

  当然,如果是家庭条件好的人家,为老人办一场奢华的葬礼也算不上什么,但对许多家庭条件普通的农民来说,这样举办一场葬礼下来的花费真的是让人承担不起,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人宁愿四处借钱也要办一个阔气、排场的殡葬仪式。这不但有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还有人们相互攀比心理的驱使。在很多人看来,举办一场豪华的葬礼就是面子的象征,如果葬礼举办的简单会被别人指责为不孝。也正是因为人们的这种大肆操办葬礼的现象与心理认知,出现了一些一条龙包办殡葬的服务中介。这些中介在殡葬处理的过程中层层谋取高额利润,而家属也只能“心甘情愿”地被这些中介宰割。

  农村的殡葬陋习重重,推进殡葬改革尤为重要。目前,国家已先后发布修订了《殡葬改革条例》、《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等多项管理条例与通知。同时在全国也已经有80个地区开展试点改革,取得了一些卓越的改革成就,为实现生态绿色殡葬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殡葬改革的推进在一些地区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近几年出现的河南周口平坟事件、江西上饶强制集中销毁五千口棺材,强行起棺焚棺等一系列“一刀切”的改革措施,引起了当地百姓的强烈不满。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这种代代传承下来的丧葬风俗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根,这种流传下来的葬礼习俗传达了他们对逝者的沉痛哀思,还有一些地方的老人在到了一定年纪后就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后事,给自己提前置办棺材寻找下葬点,这些做法虽然可能不被我们理解,但我们在改革时也不能过于激进。殡葬改革冲突不断,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地区在改革的过程中只求效率,而忽略了人文关怀。因此殡葬改革切莫只追求快节奏、高效率,循序渐进才是减少冲突的有效办法。

  改革中还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将殡葬仪式过于简单化。这里笔者想要强调的一点是简单化与节俭化的区别。倡导殡葬改革节俭目的是改变人们在举办葬礼过程中的铺张浪费、追求排场的行为,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如:节省为逝去的老人在家门前请来表演团队或大摆宴席的支出等。简单化则是将传统的丧葬礼俗从简。流传下来的殡葬仪式繁冗复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适当简化是改革的正确做法,但如果过于追求简单化,则恰恰违背了殡葬改革的初衷。

  在一些地方,三日丧期被改为了一日丧,许多出门在外工作的子女连老人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老人的尸骨就被拉去火化,这怎能不触发矛盾、冲突的产生。除此之外,这种做法也是对传统礼乐文明的破坏。丧葬礼仪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因此我们在对待这一传统的殡葬礼仪时,应将剔除陋习与保护传承优秀的殡葬文化结合起来,批判继承。在倡导节俭环保的风尚中,保留有意义的丧葬仪式,制定符合新时代的注重人文关怀的殡葬改革条例。

  在今年7月中旬,北京举办了“中华丧葬礼仪的传承与改革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五十余名学者对当前的殡葬管理业的现状与问题及传统丧葬礼仪的传承进行了讨论。会议对现行的《殡葬管理条例》的局限与弊端进行了解析,提出了在重视传统礼乐文明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转化。这是对当前殡葬改革中出现的错误理念导向的纠正,是符合新时代下殡葬改革的意见指导。改革之风仍需继续,但殡葬改革中出现的错误也要及时予以纠正并反思。殡葬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关注人文情怀,保护传统礼乐文明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剔除陋习、扭转追求攀比的不良风气,让节俭环保成为农村殡葬新风尚!

  来源:荆楚网

  作者:王博佳

  学校:太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