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跑步圈小有名气的业余马拉松选手李文杰和侯艳民因在比赛中被查出使用兴奋剂,分别被禁赛四年。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还公布了多起个人和赛马兴奋剂违规处罚结果。在中心26日晚发布的通告中,李文杰在去年11月19日的青岛海上马拉松比赛中被查出使用外源性促红素而遭到处罚,禁赛期至2021年12月。(7月29日新华社)
其实,早在今年1月4日,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官网上就公布了一则《兴奋剂违规信息公开》公告,除了曾担任黑龙江省马拉松队助理教练的专业选手侯艳外,另一位就是在业余跑圈有着“颜值女王”称号的李文杰。而此次公布的是具体处罚结果。
该处罚结果想必会在马拉松圈里“炸锅”,因为对业余选手违规吃药的处罚还属罕见。多年来,国内外查出几个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早已不受到很大关注,除非是某些影响力较大项目中的顶尖选手,否则,很难引起轰动。不过,这次国内马拉松圈子之所以有可能“炸锅”,正是因为原本专业(更准确的说法叫“职业”)竞技领域的兴奋剂问题,第一次发生在业余马拉松选手身上,这才引发极大关注。
李文杰有着多年的“专业”背景,只是退役后开始跑马拉松。她2016年在各类比赛中获得27块金牌,收获了20多万元奖金。这位年仅24岁的“颜值女王”,曾在全国所有女子全程马拉松业余选手中排名第8,但她能在一年内获得那么多马拉松赛事的金牌,如果不是靠“吃药”恐怕无法做到。近年来国内“马拉松生意”持续升温,却也乱象频现,各种功利、投机成分掺杂其中,使原本健康向上的马拉松赛变了味儿。因此,借此机会重新审视有众多业余选手参加的各类马拉松赛,对规范赛事,净化赛场,保障公平,提高人们的健身热情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果专业选手参加马拉松赛取得好名次,自然有丰厚的奖金加荣誉,而如果业余选手得了好名次,也通常名利双收,这就是业余马拉松选手铤而走险的最大动因。虽然业余选手获得的奖金不如专业选手高,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况且,如果跑出一点名堂,就有商家主动找来寻求广告等方面的合作。如果有机会,有点名气的业余选手还有可能被邀请参加一些曝光率很高的节目,而只要参加这些节目都有一笔较为丰厚的出场费。
可见,虽然是业余选手,但只要跑出成绩,就可以转化为商业利益,因此,就会有人不顾体育道德,不考虑服用兴奋剂对健康带来的风险。对此,有必要对敢于触碰底线者说“不”,而且必须“零容忍”。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对业余马拉松选手服用兴奋剂的处罚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让“吃药”者逍遥法外。赛事组织者必须对业余选手进行药检,无论是赛前还是赛后,甚至可以采取追踪药检措施,虽然成本较大,但必须做到,否则,造成的影响极坏。
我国始终对兴奋剂问题高度重视,国家体育总局反复强调对敢于越红线者采取“零容忍”态度,一直重申要坚持反兴奋剂“三严”方针(“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中国每年实施兴奋剂检查数量10000多例,阳性率近多年来控制在0.02%左右,远低于国际上阳性率1%的平均水平,多次受到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和国际体育界的积极评价。马拉松是一项有益于人们健康的大众体育活动,不仅强体健身,还能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培养公民战胜困难、磨练意志品质的勇气,但也需规范。而本次对跑圈“颜值女王”服用禁药被禁赛4年,无疑对其他业余选手将起到警示作用。
来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
(作者:詹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