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灾入教材的几大“兴奋点”
发布时间: 2008-08-26 22:16 来源:
进入电子报
据近日《新闻晨报》报道,新学期开学在即,上海九年级新生将全面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新教材收录了四川汶川大地震有关内容,将教会学生如何直面灾难。(8月26日《中国青年报》
新学期纳新生,新生使用新教材,本是每学年按部就班、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应该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话题。但是,将反映地震灾难的文章选入了初中语文新教材,这种超乎常规的做法,无疑会成为社会和民众聚焦的“兴奋点”。
其一,改版的勇气和魄力让人振奋。的确,沿袭使用上学年同年级同学期同版本教材,是既定的事实和原则,省时省力省钱,教育、出版、学校、学生等与其相关的几方面都已经习以为常,皆大欢喜。上海教育及教材编篡出版部门敢为人先,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对教材进行改版,其工作强度和资金压力暂且不提;是否与既定的教学大纲相悖,是否会打破现有的教学秩序,才是他们面临的最严竣的考验。
其二,改进和创新教育理念令人期待。众所周知,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成绩,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但是,语文教材,就是教会学生娴熟地掌握和运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就像德育属于思想品德教材的范畴、震灾是自然教材的专利一样,各学科之间不可融合,不可替代,更不能混淆,这是应试教育的客观要求。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时地纳入教材,远比让后人在教材中探寻、追溯历史更直观,更真实,更生动形象,其取得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然而,将震灾纳入语文教材,是否意味着语文教学在向自然、历史、地理、政治、思想品德等学科“扩张”,乃至向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领域“入侵”呢?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否会对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带来挑战?
其三,探索和创新思路给人启迪。将震灾入选语文教材,无疑是改革创新之举。其探索成果也给人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我们能否将北京奥运更好更快地选入教材?
稿源:荆楚网
作者:西流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西流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