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时政

更多

为什么“出事”的总是北大?

发布时间: 2008-10-09 14:42   来源:    进入电子报
  近日,北京大学保卫部部长安国江透露,考虑到人工验证制度存在缺憾,今后北大准备推行类似地铁刷卡系统的“刷卡”入校审查制。(10月8日《京华时报》)
  去年,北大曾经在教学楼抽查进入者的学生证件,无证者会被劝离,同时来北大旁听课程的学生将被要求办理旁听证。以前的查证范围仅限于教学楼,现在范围延至校门口,北大方面继续扩大“战国”,只是,这种“扩张”的方式看了总让人不那么舒服。
  根据北大校方的说法,查证管制有利于校园安全。但以前的人工验证制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人流量过大时,存在等候排队入校的情况。二是靠人工验证很难辨别证件的真假。因此,现在干脆来个“刷卡入校”,机器验证既方便又准确,以文科见长的北大也很会利用高科技。只是我有点纳闷:清华为什么不实行这样的政策?相比较而言,清华在这方面应当更具技术优势。目前北大保卫部正在与技术部门讨论可行性,完成后将正式提交学校通过。我不知道其他高校有没有这样的“刷卡入校”制度,如果没有,北大既达到了限制“闲杂人员”入校的目的,又可以申请发明专利,真可谓“一举两得”啊!
  北大作为中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她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无数人的神经。或者说,北大是全社会的北大,而不是北大人的北大。十一前北大召开征求意见会,相关部门人员及师生代表30多人都一致认为应该继续实行入校检查制度(7月21日北大开始实行奥运、残奥临时管制措施)。很遗憾,在这个意见征求会上,我们只是看到了北大院墙之内的人在那里自说自话,我们没有听到任何社会上的声音。这是否意味着在某些人心目中,北大只是属于北大人的私有财产,别人无权“说三道四”?别忘了,北大花的可是全国纳税人的钱。
  更让人无语的是北大有可能还会采取更严格的入校制度,由目前的登记来访原因“升级”到提前预约入校。有了预约,是否意味着北大可以自由选择来访者了?这样,北大是否就可以拒绝所谓的“闲杂人员”的预约,从而轻松地将他们拒之门外?如果说连参观访问一所学校还要提前预约的话,我不知道这是学校的悲哀还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我不知道北大的“验证入校”验的到底是什么证,我也不知道究竟要持什么样的证件才能顺利进校。我只知道,到北大学习或参观的人大多都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来到这所神圣的学府的。况且,北大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她的开放,包容,多元……
  世界上的一流大学都是开放的,甚至是没有围墙的。一所高校如果选择了“自绝”于社会,她还能担当得起多大的社会责任?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意博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李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