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杂文

更多

由韩寒、陈丹青评说巴金说开去

发布时间: 2008-07-04 08:01   来源:    进入电子报

  前段时间,在一次电视节目中,青少年作家韩寒、画家陈丹青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些著名作家进行了点评,他们的意思是:张爱玲、沈从文的作品还可以,但是茅盾、巴金、冰心的文章看不下去,尤其是巴金的文笔实在不怎么样。实事求是地讲,茅盾和冰心的文章我也看得不多,不敢妄评。但是巴金的一些作品我是看过了的,而且我觉得韩寒、陈丹青这样评说巴金有失公平。
  我拜读过韩寒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和《一座城池》,读完的初步印象是才气逼人,文笔不错,妙趣横生,但小说结构和思想性却停滞在儿童涂鸭阶段。陈丹青的书,我看过《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编》,其中有些文章是访谈录,是口头讲述,是事后整理的。正如他在书中坦言,自己读书不多,对文墨不慎精通。这两个人,一个是靠新概念作文大赛炒作起家的、没有上过大学的自由人,一个是专事绘画、旅居海外的华人画家。
  我胆敢说,巴金先生的巨作《随想录》,他们一定没有用心读过,或者根本就没有读过,或者根本就读不懂。巴金先生一生坎坷,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风云变换,人生的大起大落成就了巴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巴金在“文革”中遭受过非人的待遇,以致爱妻萧姗在运动中迫害致死。这些经历,韩寒和陈丹青是没有遭遇过的。一个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过的作家,对文学、对文笔、对人生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在《随想录》这部巨作里,巴金摒弃了浮光掠影般的文笔,实实在在地、真真切切地写下人生的故事,饱含着人世间的沧桑,优美的文笔,不过是漂亮的外衣罢了,思想的深厚和真实,才是文学之根本。
  文如其人,这是一句被反复验证了的俗语。巴金生前,也有人也说他文笔不好,可我们反思一下,什么才是文笔?难道能博得读者开怀大笑的情节才是好文笔?难道华丽的辞藻和精致的句子才是好文笔?难道文章嬉皮笑脸打打闹闹(正是韩寒小说之特点)才是好文笔?文笔本身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词汇,可惜韩寒和陈丹青没有读懂。巴金对待写作的态度,无比神圣、无比负责。他写的怀念亡妻的散文,可谓字字见血,句句含泪。非青少年作家的畅销小说能比。更重要的是,《随想录》这部巨作中,闪耀着浓浓的人性光辉,将文学真真切切地还原为“人学”,而从韩寒、陈丹青的文章当中能读出这样的思想吗?
  文学到了韩寒笔下,完全成为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没有一点对读者负责的意识。最为可悲的是,他把文学当成了汽车拉力赛去“玩文学”,文学不是娱乐,不是刺激的体育竞技。韩寒的小说,给我最大印象是玩世不恭和轻薄,为了精彩而精彩,为了好看而好看,文章里充满所谓的反叛。他自己也承认,没有系统读过外国文学名著,没有认真读过中国古代典籍(主要是看不懂),对民族文化更谈不上深刻认识。假如这样的人都能成为写出流芳百世的文章,那李白、苏东坡、曹雪芹就不值钱了,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干脆改行扫大街算了。韩寒初出茅庐,不知深浅地对巴金等老作家指指点点,未免幼稚可笑。
  再说陈丹青,20多年前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期间曾经创作轰动一时的《西藏组画》,后来飞赴美国,在艺术创作上是一个再也没有多大起色的油画家。他倒是一个敢讲真话的汉子(主要是他在我们体制之外,可畅所欲言),写作连门都没入,还装个学者样,和韩寒这样的年轻人搅和一起,凭着先前在清华闹腾的那些事,到处说三道四,真是不知自己的斤两。俗话说,隔行与隔山,文学与绘画虽然都是艺术,但在创作具体操作中实在很不一样。他这样贬斥现代作家,见证了自己对文学、对艺术、对人生认识的肤浅,遭后生嘲笑。
  稿源:荆楚网
  作者:地质文艺

(本文来源: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韩寒;陈丹青;巴金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