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今日关注

更多

李连达院士为何欣然接受论文署名

发布时间: 2009-02-05 08:21   来源:    进入电子报
  近日,浙江大学药学院博士后、副教授贺海波被指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一系列学术论文涉嫌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被远在万里之外、旅居芬兰的全欧中医药协会联合会副主席祝国光揭露而曝光。目前,贺海波已被校方解聘副教授。有人同时披露,在这些论文的作者中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及其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据祝国光统计,迄今为止,李连达课题组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已经发现了14篇。
  抄袭剽窃和学术造假被海外学者曝光后,2008年10月26日,贺海波向学校上交了“检讨书”。书中表示,其所作所为,李连达院士毫不知情。他承认,论文剽窃、一稿二投、擅署他人名字等均为个人所为。2008年11月13日,浙大召开校长办公会,根据贺的“检讨书”和校方的调查,浙大认为这一系列的造假系个人行为,与院士无关。另外,李连达院士也发表声明,称贺海波私下剽窃原博士生导师戴德哉教授的研究资料造假论文,不是他的课题,也不是他指定其做的课题,“他如何剽窃、造假、投稿等,事先我一无所知,直至最近被揭发后我才知道”。
  显然,这样的撇清关系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截止10点零5分,网络上该新闻的1056条留言中,一边倒的对浙大和院士给予了质疑和蔑视,不屑之声此起彼伏。其实,只需要用脚指头想一想,校方和李院士试图干干净净、彻彻底底的洗刷责任的举动,不仅弱智,而且徒劳。
  别的不说,无论贺海波抄袭戴德哉教授的研究成果李连达是否知情,既然署了你李连达的大名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李连达本人显然是知道有这样一篇文章存在的。李院士既然否认得那么彻底,无非两种可能,一是李很清楚此文章不是贺自己的成果,但出名的欲望和显而易见的物质利益前景压倒了科研的理智,李院士或者他的课题组疯狂了,他们或合伙,或合伙授意一人行动想赌一把,但无论怎样,以多达6人的名义联合发表,至少这6个人都认可了贺的行为;二是李个人根本就没有看过这篇文章,而由于国内大学发文章的潜规则和行规,不得不把老板的大名写上——写在什么位置,显然也要取得老板的同意——根本就没做过实验的李院士也许真的谦虚了,把自己的大名放在后边,换句话说,李院士被耍了,原因呢?就很简单了——李院士根本就是只收麦子不管田的散养,有名有利插一腿,闯祸出事赶紧溜。
  超市刷卡买东西签个字,一般人都会看一看明细。在顶级学术期刊发科研成果,还署了那么多名,贵为院士的李连达难道连基本的审阅常识都没有?即便不是知假造假,李连达这样的醪糟院士能够在学术上起到基本的把关作用吗?能够在学术成果的生产流程上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吗?如果连这两个基本的职能都无法胜任,这样的院士有什么存在的价值?没有价值的院士又是怎样被遴选出来的?!
  急于撇清学校和院士的干系,露骨地反映出浙江大学和李连达院士在学术名声和物质利益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互惠关系。看重名誉当然是件好事,就算是看重银子,在如今也可以堂而皇之,问题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造假发“论文”、用“科研”换头衔、拿头衔谋利益的食物链一旦被戳断,换来的便只会是学格破产、人格沦丧、斯文扫地。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既有袁隆平那样扎根大田、脸朝黄土背朝天潜心农业科研的真正大师,也有混迹官场、酒场、广播电视和各种娱乐场所,“桃李”成堆、“著作”等身的“学术超女”、“科研快男”。都说如今的大学只见大楼名车,难觅大师高徒,我们更要追问,以国际一流自诩的浙江大学和以顶级荣誉著称的院士,好意思给我们这个“与己无关”的答案么?
  稿源:荆楚网-东湖社区
  作者:rusvin
(本文来源: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学术;腐败;教育;抄袭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