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本报评论员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市场经济就是开放型经济,创新驱动离不开开放,培养和检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开放。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上海自贸区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在过去十年全面实施“制度性开放”的基础上,设定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个更加宏伟的目标,这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然,更是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湖北必须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抢抓机遇,顺势而上,更大力度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
开放意识必须进一步强化。湖北开放不够,其要害还是在思想观念上。有的同志“叶公好龙”,眼里羡慕沿海开放,口中喊着自己开放,但一遇到需要突破的具体问题,又乖乖地向条条框框投降。有的同志怕担风险,只敢向内开放,不敢对外开放;只敢向国资开放,不敢对民资外资开放;只敢在部分领域开放,不敢全方位开放;只敢开放政策明确的领域,不敢开放需要探索的领域。有的同志不肯放权,面对省委、省政府坚定的开放态度,不敢不放,又不愿真放,“犹抱琵琶半遮面”。种种现象表明,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必须首先向阻碍开放的思想束缚和行为惯性开刀。
开放平台必须努力做大。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大力发展内外融合的开放型经济,将开放的触角延展至沿海、延伸到海外。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打通海陆空对外交通通道,加强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大胆探索湖北沿江产业带发展新路径。积极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大力推进沿江城镇体系建设,破除行政区划等体制障碍,加快“中三角”交通设施、要素市场、产业布局、创新体系等一体化发展进程,努力拓展湖北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
开放路径必须不断拓展。“引进来”要着眼于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积极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不断深化与央企、央院、央校、金融机构总部的战略合作,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争取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在鄂设立区域性办事机构。“走出去”重点是建基地、扩规模、促便利。加强重点出口基地、重点出口企业和湖北国际知名品牌建设,建设能源原材料进口基地和进口商品集散地,扩大出口规模,提高进口在外贸中的比重,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挥东湖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平台优势,实现与国际规则有效对接,支持企业在境外、省外开展战略投资,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开放环境必须精心营造。开放也是一种竞争,要在新的机遇和形势面前抢占先机,一方面要加快培育统一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着力提升各类发展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要放开一切能放开的领域、行业、地域,摒弃一切不利于开放的规定、文化、习惯,完善一切有利于资源、要素、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制度,为投资者、创业者共享共用,形成一个与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地位、与转方式走在前列要求相匹配的开放型软环境,使湖北成为开放环境最优最好的地区。
大开放才有大发展。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是对开放程度、开放水平、开放能力的更高要求,谁的步子大、招数高,谁就能先行一步、赢得主动。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用好发展机遇,以更加宏大的气魄推进各项改革,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打下坚实基础。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