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新国企 新起点]国企改革:坚定方向稳步推进

发布时间:2013-04-18 09:49:01来源:SRC-6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化方向,一个都不能少

  国企改革走向何方?有学者认为,国企是中国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私有化是大势所趋。有学者主张,国企应定位于提供公共产品,要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还有人提出,既然是国有企业全民所有,那么把国企利润一人一份平分才是全民共享。

  “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化方向。”王勇强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意味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国有经济的主导力量不能改变。”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程恩富教授表示。他认为,公有制为主体,前提是国企必须有一定的“量”,当然这个量应当是优质的、能对产业健康发挥引领作用的“量”。

  “当前的竞争是全球性的。尤其是在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比如航天航空、军工等,规模经济要求很高,只能也必须靠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企业。”程恩富说,国企全面退出竞争领域并不会消除市场竞争本身,而只能面临更大的国际风险。因为缺少了国企,我国将很难与跨国公司展开市场竞争。目前凡是国企退出的领域,很多被外资所控制。

  “像一些人所说的把国企分到个人手中,表面看公平,实际是把公有制变成了私有制,而且是个人私有制,其结局是财富在市场竞争中聚集到少数大资本手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宇分析,忽视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很容易落入“私有化”陷阱。

  国企改革,也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方向。

  “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市场化改革。”李荣融表示。他回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给国有企业的条件是最好的,编制计划时首先满足国有企业,但国企始终发展不起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各类主体平等竞争,贷款时企业不会因国有身份而有优惠利率,产品不会因国有制造而更受青睐,企业发展得不好就可能破产、被兼并收购。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经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才有了压力和动力,才被锻造出真正的竞争力。”

  今后国有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充分发挥影响力和控制力,还要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道,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放开手脚在市场里拼搏,凭实力赢得地位。

  “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是由多层次构成的。广大民营企业很优秀,是国家产业竞争力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大型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也在提高,也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组成部分,这几个层次缺一不可,都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