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舌尖2》炒火房县小花菇 一道蒸菜引起鄂两地相争

发布时间:2014-05-31 06:42:27来源:SRC-13

  楚天金报讯 记者任宝华 肖黎

  为什么选择房县小花菇、天门蒸菜?为什么没有潜江小龙虾?拍摄油菜,为什么节目组选择了安徽而不是“油菜大省”湖北?《舌尖2》开播至今,话题的口水比吃货的口水还要多。

  近日,《舌尖2》总导演陈晓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含蓄表达“我们有一套自己的评估体系”,但并未详细介绍。如今,《舌尖2》栏目组对各界纷争已经是三缄其口,一位与栏目组有诸多工作交集的纪录片制作圈内人士杜先生,对本报作了一番释疑。

  “首先,我们得端正一个态度,《舌尖上的中国》终究是一档商业纪录片,它没有美食普查的义务”,杜先生介绍,从一档纪录片的操作看,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都会左右最终的呈现,“在前期调研决定拍摄内容的阶段,节目组往往先会通过自己的人际圈去搜寻、选取。所以会先选择熟人了解的内容。以油菜为例,据我推测的话,因为陈晓卿是安徽人,他自己比较熟悉,就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拍摄素材,所以选择了安徽而不是湖北。”

  在外地的餐厅,比如北京,比较有名的湖北菜,有葱烧武昌鱼,有沔阳三蒸。除此之外,似乎再无太多的“名牌”。至于“房县小花菇”,让杜先生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它在湘鄂情的菜谱上可以看到。

  多年来在美食品牌的打造上也颇有经验和心得的天门市烹饪协会会长王国斌也认为,“在全国来讲,鄂菜一直不是发达菜系,所以一直以来在宣传上有所忽略,但随着这几年的努力,鄂菜也已经逐步进入主流菜系了。”《舌尖》之所以搅动了这么多地方的营销热情,王国斌表示,“全国各地餐饮协会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打响美食品牌,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眼下《舌尖》掀起热潮,节目中提及的美食,在短期里的眼球效应和经济效应都获得了爆发式增长。但大家都明白,如果这只是一次无意识和无方法的狂欢,终究只是浮光掠影,空留一地鸡毛,而且最大的受益者只是电商,尤其是淘宝。王国斌和郭兴华的观点非常一致:在擦亮品牌这件事上,《舌尖》只是一个契机,未来还应趁热打铁,而不能仅仅只靠一档纪录片,去激发食客们长期的热情。

  《舌尖2》炒火房县小花菇

  当地欲趁热打好香菇牌

图为:饶老汉展示所摘的小花菇(电视截屏)

  “小花菇,枯树上寄居的真菌,香菇中的王者”,伴随着画外音,房县青峰镇峪坪河村66岁的老汉饶长清,在大山深处寻找一种“顶级的美味”。脚下是青峰断裂带深处,湿气在海拔2400米的高处凝聚,催生出一种珍贵的食材,“野生的,别看它颜色要差一些,外观要差一些,实际上它营养高,味道好,香!”《舌尖2》第一集“脚步”中,房县小花菇的亮相,让不少湖北观众兴奋了好一阵子。“我这两年已经采不了香菇了,娃子们都出去了,我们老两口在家生活,身体都不好,我有胃病,腿也疼。平时就种一点庄稼,喂点猪”,饶老汉告诉本报记者,《舌尖2》摄制组之所以找到他,应该是因为他家后山上有如今已不多见的房县野生香菇,“资源好”。

  去年秋天,《舌尖2》摄制组一行5人,在房县农业局菌类专家的陪同下,先后来到土城镇、万峪河乡、青峰镇取景拍摄,最终选定了饶长清家。“他们本来想找一个小姑娘,眼神天真的”,在拍摄中担任向导的房县农业局副局长郭兴华说。“这次房县小花菇能上《舌尖》,的确是件大好事,不过,当地人认为直径在2.2到3.2厘米的花菇更值得宣传,因为其更具有营养价值”,从事菌类研究已有二三十年的郭兴华告诉本报记者,《舌尖2》炒热了房县小花菇,其热度甚至盖过地理标志产品房县花菇。

  房县香菇的名气由来已久,史载,唐中宗李显(庐陵王)被贬房县回京后,钦点“房陵木耳,房陵香菇”作贡品,房县耳菇在历史上曾名噪一时。1981年在云南召开的全国食用菌评审会上,房县香菇超过日本香菇,获得第一名。作为鄂西北最大的耳菇集散地,房县是国家、湖北省农产品出口基地县,有两千多名本、外地客商从事这项经营活动,年交易量近万吨。

  如今,诸如淘宝之类的电商平台铺天盖地销售房县小花菇,让郭兴华都有些哭笑不得,“因为生长的特殊地理环境,房县香菇产量有限,更不用说野生小花菇了。

  郭兴华介绍,20多年来,房县忽视了品牌的进一步打造,让这些金字招牌湮埋在岁月的长河中。2004年以来,房县农业技术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挖掘、整理、编辑“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保护资料,在2008、2009年通过国家农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保护。2010年,房县成立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正式启动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但由于启动时间较短,缺乏专项经费投入,包装设计、品牌形象策划、广告宣传、市场管理等工作举步维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不大,品牌效益仍未充分发挥出来。

  一道蒸菜引来两地“江湖纷争”

  业内担忧:竞争多于合作不利于品牌形成

  图为:喷香的天门蒸菜(电视截屏)

  柴火老灶,米菜同蒸,是千百年来江汉平原最常见的场景,也是如今无数天沔游子最动人的乡愁。

  在《舌尖2》的“家常”一集中,仅露面了20多秒的天门蒸菜,温情满溢:呈现在荧屏上的粉蒸肉、蒸鱼、炮蒸鳝鱼和蒸笼,是在天门佛子山镇陈国定和陆月娥这一家拍摄的最真实的生活画面。

  陈国定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家两个小孩都在北京工作,当时拍摄的场景是小孩从北京回来,我们出去迎接。然后我们去田间劳动,到菜园里去摘菜,到堰塘里打鱼……然后全家团聚,一起吃饭。”丫头和儿子每逢回家,陈国定夫妇都会做满满一桌子菜,“最少十碗,荤素搭配,无菜不蒸。”“拍摄之前,节目组在天门全市选了六个家庭,最起码要求是做的菜色香味都要有。我爷爷在旧社会就是当厨师的,到了我的话,对做菜也很有研究,自己也开过餐馆,经过市里的一级烹饪大师的选拔,选了我们家。”陈国定说。

  节目播出当日,激动的陈国定夫妇邀请了一大屋子的亲朋好友来家观看,却没想到,摄制组起早贪黑拍摄了四五天的素材,最后才呈现了这么一点点,他多少有些失望,“不过据说央视还会专门再做一个关于天门蒸菜的纪录片,但不是放在《舌尖》上播。”

  对于天门来说,这是一次主动出击的品牌营销。2013年,《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巨大反响,营销意识敏锐的天门市领导了解到《舌尖2》将拍后,积极争取,力邀央视栏目组到天门来拍摄蒸菜。

  为了让栏目组更好地了解天门蒸菜,天门市委宣传部精心准备了文字、图片、视频做成专题传给对方。去年4月,《舌尖2》栏目组沈晓闵编导到天门进行踩点,该市烹饪协会又详细为其介绍,带其参观、品尝了最具特色的天门蒸菜。

  连日来,就是这仅仅20多秒的天门蒸菜的亮相,却在网络上掀起了天门和仙桃两地网友的一番“舌战”——在全国赫赫有名的明明是“沔阳三蒸”,天门为何频频强调自己才是“中国蒸菜之乡”?吃“沔阳三蒸”长大的仙桃人对“天门蒸菜”不屑一顾,有的网友甚至吐槽:“你们是山寨货!”

  一道蒸菜,惹来的是天门、仙桃两地的不见硝烟的品牌之争。这两个城市的饮食习惯差别不大,蒸菜都是他们餐桌上的“当家菜”。若论起历史来,天门蒸菜的起源,据考证已有近4600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石家河文化时期,而沔阳三蒸”至少有600年的历史。

  “这两大蒸菜,其实有一个合称,叫天沔三蒸”,天门市烹饪协会会长王国斌向本报介绍,江汉平原上的天门、仙桃、潜江、汉川、京山等地有烹制蒸菜的习惯,天门、潜江、仙桃这三地又做得最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仙桃率先打响品牌营销,力推“沔阳三蒸”,这道湖北名菜随即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在品牌打造上相对滞后的天门,这几年来也频频发力,“从2010年开始,天门几乎年年举办蒸菜美食文化节,还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了‘中国蒸菜之乡’。”不甘示弱的仙桃,也成功将“沔阳三蒸”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王国斌看来,一直以来这种竞争多于合作的局面,并不利于品牌的合力打造,“破除门户之见,加快发展蒸菜产业体系,才会让湖北蒸菜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