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队员们在南极点。(地大登山队供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陈华文 张睿 徐燕
2次遭遇雪崩,2次迷路,3次遭遇暴风雪,4次遭遇零下35摄氏度及以下低温,5次险遇冰裂缝,6次出现冻伤,8次突遇大风……6日下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2”登山科考活动总结汇报大会上,从南极归来的登山队师生深情讲述在勇攀高峰中经历的一次次生死危急时刻。
2012年起,该校启动“7+2”登山科考活动,所谓“7+2”,指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两极极点,代表着极限探险的至高境界。
12月14日2时30分,登山队顶着20米每秒的风速,成功登顶被称为“死亡地带”的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并在随后,历经六天,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气候,徒步110公里,成功抵达南极点。这标志着该校“7+2”登山科考活动圆满完成。
“7+2”登山科考活动,先后参与人数34人,历时1756天,行程12万多公里,其中徒步距离720余公里,成功登顶亚洲珠穆朗玛峰、欧洲厄尔布鲁士峰、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澳洲科休斯科峰、南美洲阿空加瓜峰、北美麦金利峰,并成功徒步北、南极点。
4年多来,登山队4人获“国家体育荣誉奖章”,2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20余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一次次生死考验。队员何鹏飞在日记中写道,徒步南极开始后,随着海拔升高,温度急剧下降至零下35摄氏度。雪镜上下沿以及靠近鼻口的衣领,无一幸免地全部结冰,戴着薄手套吃了点东西,不一会儿手就冻麻了。在极寒天气下,甚至连方便一下都不敢。
大风、冻伤、迷路、滑坠,还有如影随形的暴风雪,登山队一路与死神同行。在厄尔布鲁士峰,上到5000米时,雪地拖拉机突然停下来了,接着开始倒车。在这样漆黑的雪夜,身经百战的司机也迷了路。还是在厄尔布鲁士峰,队员们冒风行进,大风一刮过来就马上蹲下来。一名队员回忆,看到其他队一名女性登山者,被风吹得滚出好几米,非常危险。
登顶珠峰的武汉姑娘陈晨回忆称,登顶途中,他们遇到了四具登山者遗体,这些遇难者时刻提醒着后继的攀登者。在7790米的营地,她凌晨4点多被冻醒,手脚渐渐没了知觉,幸亏经验丰富的队友发现她的氧气用完了,迅速采取措施。
登山队队长董范教授说,登山是一项高危项目,面临着很多困难、危险甚至是生死关头。所幸,凭着队员们顽强的意志力和团队力量,一次次化险为夷。
在登北美麦金利峰途中,前面队员一条腿掉进了冰川暗裂缝。队员们是结绳一起前行,前面有人掉进去,后面会跟着一串掉进去。情势危急,其他队员立即奋不顾身地展开营救,用绳索及全身力气死死地扯着,才将遇险队员拉了上来。“很多时候救别人就是救自己,在一次次挑战极限中,‘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地大登山精神得到升华。”董范说。
地大:中国登山事业的“黄埔军校”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陈华文 徐燕
地质工作与高山相连,与登山相依。一部辉煌的中国登山史,从开篇到现在,都留下中国地质大学师生和校友的不朽足迹。
上世纪50年代,该校就将登山和科考作为培养合格地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将登山运动列为地质专业的必修课。1958年组建了全国高校首支登山队,1960年设立高山地质专业。
1960年,该校校友王富洲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1988年,校友王勇峰、李致新登顶珠峰,一起成为最先登上七大洲最高峰的中国人。1999届毕业生次落,成为中国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大学生。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中,该校共5位校友、2名在读学生参加,其中3人成功登顶。
中国登山协会主席王勇峰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多年来致力于我国登山运动发展,现在活跃在中国登山界的许多骨干力量均是由该校培养出来的。
该校登山一直与科研相结合。“7+2”登山科考活动,科考队长陈刚教授参与其中,共获取全球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的20天的静态数据观测和32天的动态数据采集,采集了各地雪样共50瓶、各类水样共30升、岩石标本40公斤,为地质工程、环境工程和测绘科学技术等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的一手科研数据。几年间,团队成功申报两项地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重要期刊论文10篇。
(作者: 编辑: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