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记录了世纪工程的壮阔恢宏

发布时间:2012-09-19 06:13:00来源:
    

    楚天都市报讯 昨日下午4时许,《汉水丹心 湖北奉献》特刊随《北京晚报》覆盖到北京街头的各个报摊

     石家庄 《燕赵都市报》印刷厂印刷《汉水丹心 湖北奉献》特刊

     郑州 18日清晨,发行员分拣随《大河报》发行的《汉水丹心 湖北奉献》特刊

     西安 18日,读者争相阅读随《华商报》发行的《汉水丹心 湖北奉献》特刊

     天津 市民在阅读随《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发行的《汉水丹心 湖北奉献》特刊

     18日,京津冀豫等地主流媒体刊发特刊出版的消息

    

     首都读者:饮水思源 感谢湖北

    

     昨日中午12点30分,随《北京晚报》发行的10万份特刊《汉水丹心 湖北奉献》陆续铺上京城各大报摊。发行监测数据表明,到下午4时许,报摊上的特刊已宣告售罄。记者在地铁、校园、街道随机采访发现,特刊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情感共鸣。

     北京大学新闻学院一名学生一边看特刊一边告诉记者,“湖北人民为这项世纪工程贡献了心血和智慧,作出的牺牲和奉献,让人感佩!”

     北京市水务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说,多年来,北京用水紧张。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每年将有10亿立方米的水从丹江口流到北京,可以替换北京的自备井,让地下水涵养一下。这份特刊,让人看到了移民的艰辛与付出,领略到工程的恢弘与纷繁,了解了建设者们的平凡与伟大。“请你转达我们对湖北人民的一句话,深深感谢!”

     “饮水要思源!”北京宣武区马甲楼小区的张颖表示,“从你们的特刊上,我们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中,不少移民背井离乡,作出了很大牺牲,心中充满感激。如果移民群众中有生活困难的,我们肯定都愿意结对帮助。”记者李昌建发自北京

    

     天津读者:立意高远 震撼人心

    

     昨日,随《天津日报》发行的10万份《汉水丹心 湖北奉献》特刊,引发当地各界关注。

     天津市水务局一名工作人员说:“南水北调是伟大的世纪工程。大工程宣传需要大手笔、大策划,《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联合推出巨幅全彩特刊,创意高、内容博、形式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今晚报》报业集团一名资深记者认为,特刊从人类历史发展高度,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从历史与现实的高度进行大聚焦,给人以强烈的历史纵深感,特别值得阅读和收藏,也是新闻人的“一本教科书”。

     天津河西区云广新里小区的房大爷对记者表达了他的激动心情:“天津缺水会越来越严重,有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我们感觉心里特踏实。丹江水到天津,我们会十分珍惜湖北人的这份浓浓的情谊。”记者李昌建发自天津

    

     河北读者:汉水丹心 精神永恒

    

     “你们特刊里写的是‘汉水丹心,湖北奉献’,我再来和一句:‘大江北去,润泽京津’。”昨日下午,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防汛技术顾问、河北省防汛抗旱办专家魏智敏,用3个小时将本报特刊仔细研读后,激动地对记者说。

     当天,10万份特刊随《燕赵都市报》发放至河北读者手中。除了让水利专家“很感动、很震撼”,还让河北普通市民瞧了回新鲜。

     早上7时许,石家庄市农科院的王祝梅老人在位于富强大街上的一个报摊上看到了特刊。拿到报纸,王大爷顺势找了个小板凳坐着看起来。翻到《回望故土离情依依》这一版时,老人的表情凝重了,“照片里的老太太要移民搬家了,舍不得故土,跪在地上一拜,太感人了。”

     而作为老水利专家,魏智敏盛赞特刊的结论:永恒的物质遗产,厚重的精神财富。“这两个词非常贴切、厚重、深刻。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民在南水北调中的大局意识、奉献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民族精神。”记者戎钰发自河北石家庄

    

     河南读者:主流媒体 责任担当

    

     昨日上午8点半,郑州黄河南路,提着布袋到超市买菜的赵大妈,拿起印着本报报头、随《大河报》发行的《汉水丹心 湖北奉献》特刊,“俺买回去好好看!”

     在郑州,报纸都在超市报架上出售。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提着大包小包的市民,都会在《汉水丹心 湖北奉献》那湛蓝的封面前驻足翻阅。在二七广场附近的超市里,来自焦作的武先生说,工程正好从家乡穿过,他要把特刊保存起来留个纪念。

     “特刊体现了《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王小平,捧着特刊看了又看,“那些在工程中作出贡献和牺牲的人们,将通过这样的文字让我们永记。”

     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树山表示,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河南、湖北两省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特刊“一定会成为这一千秋伟业工程中极具特色的精彩报道。”记者范宁发自河南郑州

    

     陕西读者:千秋伟业 精神史诗

    

     昨日清晨,10万份特刊在陕西随《华商报》一同发行。在西安街头一报摊记者看到,50份特刊在短短十几分钟内被读者一抢而光,争相传阅。

     “这是一组史诗级的报道。”上午8时30分,在陕西省环保厅,工作人员争相传阅特刊。“特刊大气而厚重,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历史、现状及前景,有着权威、全面的报道,让读者在对这项千秋伟业赞叹、自豪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工程之艰、沿线人民奉献之巨。”陕西省环保厅宣传处处长徐刚说。

     作为汉江最大的支流,旬河在旬阳县与汉江交汇,该县也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游核心水源保护区。旬阳县公务员来荣柏看到特刊后,兴奋不已,“特刊报道了旬阳县在提高森林覆盖率、推广使用沼气等生态保护上的一些做法,对我们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鼓励。作为水源地的居民,我们把环保当成生活中的重中之重,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作出应有的贡献。”记者吕锐发自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