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费”事件折射记者职业的畸形生态
发布时间: 2008-10-28 09:31 来源:
进入电子报
据干河矿工举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9月20日发生矿难,1名矿工遇难。事故发生后,煤矿未向上级报告,反而为闻风而来的各地的所谓“记者”发放“封口费”,多则上万元,少则几千元。西部时报驻山西记者戴骁军这次惊心动魄的拍摄,见证了中国新闻界耻辱的一幕——100多名真假记者排队领取煤矿发放的“封口费”
。而在山西,煤老板送给记者两个称号:“端着新闻饭碗的丐帮”和“吃新闻饭的乞丐”。(据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昔日的“无冕之王”,“铁肩担正义,妙笔著文章”的记者,今天沦为“端着新闻饭碗的丐帮”和“吃新闻饭的乞丐”,这无疑让人感慨万端。100多名真假记者排队领取矿难“封口费”,如此壮观场面,令人侧目。而且,围绕矿难、“封口费”已形成了一条黑色的利益链。在这个利益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各色人等,在利益驱使之下,维持着某种“生态平衡”。而记者置身其中,尤其令人深感悲哀。盖因这跟记者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然而令人深思的是,记者何以堕落至此?记者为何轻易就被封口、被收买?其深层的社会根源又是什么?
不管在领取“封口费”的真假记者当中,真记者占多大比例,即使是其中的假记者,其实也无疑有着真记者的影子。在我看来,这种令人侧目但在圈内心照不宣、见怪不怪的乱象,其实正好反映了出当下混乱而畸形的媒体(记者)职业生态。
国内媒体众多,除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外,还有新媒体(如网络),记者队伍庞杂,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且不说那些素质低下的记者,乃地道的有奶便是娘的“妓者”,即使是一些尚能坚守职业道德的记者,也在“潜规则”的不断熏陶下,视收受采访对象红包、礼品等为正常,久之也成了习惯——但如按照新闻工作者的守则和纪律,这又是不允许的。前些年,曾经曝光新华社记者收了煤老板的金元宝而被查处、开除之事。而一般情况下,记者收受礼品、小额红包、宴请等,往往罕有受处分的。不难看到,记者队伍本身存在诸多跟其职业操守格格不入的不良现象,存在着致命的软肋。
与此同时,媒体、记者在现实中不同程度地承受着两种更加致命的外力挤压:一是资本,二是权力。先说资本,媒体要生存,要想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需资本的支持,如商业赞助或广告投放等等。没有资本的支持,媒体寸步难行。即使是一些非市场型的党报、党刊,也往往免不了受制于企业强大资本的挤压,遑论其它靠市场吃饭的媒体了。这似乎已成了当下媒体的宿命。于是常常可以见到,一些有损资本利益的监督稿件,在资本的强大攻势下胎死腹中。矿难如此,三鹿奶粉也是如此。久而久之,要么是记者被公关被收买,要么是媒体被“银弹”击中一败涂地。反正,结果都差不多,媒体、记者沦为资本的阶下囚,被驯服得服服帖帖。
再说权力。眼下的媒体、记者还承受着另外一种更为沉重的压力,那就是权力的干预和打压。我们的新闻媒体原本就先天不足,如定位问题,又如缺乏编辑自主权,新闻自由也几乎难有保障。一些政经负面新闻的报道,权力干预尤其粗暴、蛮横。例如,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媒体就受到了权力的“管控”和“协调”。类似例子,不胜枚举。而司空见惯的情形则是,一个电话、一个通知即能令媒体“集体失语”。
资本的挤压,权力的干预,都足以威胁到媒体和记者的生存。更严重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失败和无奈,还使得媒体和记者逐渐丧失职业的荣耀和尊严,久之令新闻从业者失去其职业理想和追求。待理想和热情消失殆尽,则难免心灰意冷、自甘堕落、随波逐流,转而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加上记者的私心作祟,以及自律、他律都有缺失,基堕落便更显迅速了。这样,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这样荒诞而且耻辱的一幕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过归根到底,在于落后的新闻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当下客观现实这一根本问题。因此,必须改革我们的新闻管理机制,使之适应于客观现实之需。这是关键中的关键、根本中的根本。
稿源:金羊网
作者:默客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封口费;默客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