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山西煤矿“封口费”事件在最近再次公布处理结果,涉案的60人被依法处理。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官员说,最近将修改记者证管理办法,并建立和完善记者“黑名单”制度,对有不良记录的记者,将禁止其再度进入采编序列。(南方网消息)
从公布的处理结果看,这次涉案的真记者和媒体工作人员达60人之多,一次小小的煤矿事故,竟然有这么多“媒体人”趁机去捞钱,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令人吃惊的。人们不禁会问,“无冕之王”究竟怎么了?记者的职业道德何在?法律和舆论监督何在?谁又该为这件事买单?
众所周知,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一个记者从事新闻媒体行业所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底线。如果一个记者连最后的生命底线都丧失了,又何来的新闻价值、何来的为人民服务?民众之所以称记者为“无冕之王“,是因为他们出于对新闻事业的信任,出于对记者社会责任感的期待。
这次“封口费”事件的涉案人员不单是真记者,更多的还是一群浑水摸鱼的假记者。矿主应对前来“报道”的记者丝毫没有任何戒备,乐此不疲地准备着一个又一个红包,这不得不令人诧异,到底是矿主愚昧无知还是熟知行业“潜规则”。一方面,出事矿主敢送封口费,就充分说明有人愿意收,从侧面也反映了当前新闻界存在一定数量的“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等肮脏的现象;另一方面,真假记者难辨也说明相关责任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强,导致假记者泛滥,严重损毁新闻职业记者的形象和声誉。
笔者认为,该事件无疑是为新闻界敲响了警钟,如何让记者行业更规范、更合理,是当前新闻监管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规范整顿记者行业,首先应加强记者的考核机制和审核机制,定期对新闻媒体机构的记者进行审核和认证,同时要及时向民众公开信息。其次,应该积极引导民众舆论导向,使其发挥应有的社会监督功能,要让假记者无处遁形;再者,相关的新闻法规也应建立和完善起来,对于违反新闻职业道德、假冒记者、采写有偿新闻等现象给予严厉的打击和惩罚,绝不姑息。
“封口费”事件已经暂告段落了,但所引发的争议和恶劣影响是空前的。防止类似的事件发生,不单单是记者自身需要洁身自好,更多的是需要公众的舆论监督和新闻监管部门的规范化管理。否则,为其买单的不仅仅是媒体和记者本身,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的广大受众。
稿源:荆楚网
作者:尹坤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