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韩中锋)日前,光明日报社主任编辑、评论员罗容海应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邀请,在华中科技大学东九楼,结合他的从业经验,为学子们做了题为《新闻评论的宏大与精微》的讲座。
在前座之前,罗容海老师主持了新闻评论茶座,对学生作品进行了现场点评,给同学们以诸多启发。
在讲座中,罗容海以“观点立报”四个字形容新闻评论对报纸等媒体所带来的正向作用,他认为:
第一,评论并不是新闻,但是它可以让新闻变得更加重要。因为,针对新闻事件的评论,能够让新闻本身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引发公众思考,促进事物朝着良性发展。
第二,新时代受众对新闻评论的需求将更加迫切。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对于媒体的要求不仅是从中获取信息,他们更希望从信息中获取新的思想和先进的观点。
第三,言论是报纸灵魂与旗帜。一个成熟的主流媒体,一定要重视言论建设,而且要把言论当作是报纸的中心内容认真经营。报纸不但是信息的汇总,也是观点发表的平台。现在很多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都将言论版放在仅次于头版的重要位置,这恰恰也佐证了言论之于报纸的重要性。
第四,坚持“观点立报”能让媒体更具竞争力。在新媒体日渐崛起,传播手段逐渐多样化,传播渠道日益多元的今天,各家媒体联系新闻源变得越来越简单,获取和发布新闻也越来越迅速,同一个新闻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被多家媒体报道,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新闻同质化现象。在此背景下,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转入观点之间的比拼。因此,新闻评论仍是一片“蓝海”,将来会有远大前途。
罗容海认为,一个合格的评论员应当具备全领域、多体裁、辨识度、专业性、时效性等多项基本素养。
第一,全领域,即职业评论员应当具有政治、经济、教育等多学科知识储备,以便在各种突发性新闻面前,迅速从专业角度切入,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二,多体裁,即评论员应同时掌握理论、时评、述评等多种体裁的文章。唯有如此,在繁琐、零碎的工作面前,才能够冷静自如地应对。
第三,辨识度,即评论员所写文章应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一定的辨识度。
第四,专业性,即评论员应有属于自己的领域,“如果某个评论员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只是浅尝辄止,则很难说他是一个好的评论员”。
第五,时效性,即评论员应当在新闻发生之后,迅速做出反应,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要求评论员应该在选题确定之后赶在规定时间内交稿。
除此之外,评论员还应当具有价值立场、判断能力、说理能力以及对文字的掌控能力。
在讲述完评论写作的经验之后,罗容海还就评论写作常见错误谈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各种语体千万不要混杂在一起。举例来讲,评论写作中的常见语体有政论类语体,还有社会评论类语体等。一般来说,每篇评论只能有一种语体,但若多种评论混杂交错,就会凌乱不堪,对评论文章的流畅程度造成较大影响。
第二,评论应具有鲜明的议论性质。一般来说,应该在首段交代事实之后迅速进行议论,对事实的描述和铺陈不应当占据过多篇幅。因为,在文章篇幅一定的情况下,一旦叙述性文字若占据过多笔墨,议论性文字就会被压缩。
第三,“贴标签”的行为要不得。评论讲究以理服人,评论员应该在具有充分论据的基础上,通过层层说理阐述自己观点。而非为了抬高自己的观点,通过“贴标签”等行为强加说辞。
第四,不需要过多的例子、名言、数据。最好的评论应当是剥洋葱一样,通过层层剥皮的方式让大家看到问题的本质与核心,而非过多的例子、名人名言和数据。有这些当然好,但是一旦过度,评论就会变成堆砌。
第五,不益具有太多主观性评论,尤其不要说“过头话”。在评论的撰写过程中,作者应当在其掌握的论据基础上进行发挥,而不应当进行主观臆断,或者刻意放大自己的情绪。
在讲述过程中,罗容海在总结讲座内容时提到,检验一篇评论是否成功的标志是“对方是否能够轻易驳倒你”——如果读者看文章之后,能够轻易驳倒你,那么这篇评论应该是失败的。
讲座接近尾声,同学们就自己对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的疑问向罗容海提问,罗容海真诚的回答解答了同学们心中的诸多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