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观点:寒假减负看似不难却难在常态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1日14:59 来源: 荆楚网

又要放寒假了,但是孩子们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班。最近召开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发布了《2018年中国中小学生减负报告》,报告显示近30%学生睡眠不足8小时,超过60%小学生均报名参加各类辅导班,年均费用12000元,最高达30万元;部分地区小学四年级孩子,作业竟然达到3个小时以上。(1月20日《经济日报》)

寒假又到了,如何给孩子们减负再次被聚焦。其实,寒假减负不算太难,因为假期很短,且赶上春节,也是严冬时节。这段时间,算是校外培训机构的一个小“淡季”。寒假里,家长忙着过年,学生还要做寒假作业。以今年为例,中小学寒假一般从1月20号左右开始,到3月1号开学,甚至有些学校2月20号左右就开学了。

可见,整个寒假加在一起,满打满算也就四周。而且,赶上春节,刨除过年前的一些活动,以及年后的一些常规过年活动,如购物、拜亲访友,有些家庭还要出游,因此,短短四周时间不会学生造成多少额外课业负担。也可见,无论是从时间、心情,还是氛围、环境看,寒假不像平时乃至较为漫长的暑假那样令减负艰难,而是相对轻松。

就此,寒假外的常态减负,才更该引起重视。正像报道指出的那样,有几个问题必须弄清并做出回答,一是减负究竟该减什么?二是教育评价体系不改革,单纯减负是否行得通?三是如果评价标准暂时改不了,科技能不能把学习变得相对轻松?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满意回答,单纯提倡“减负”无疑是一厢情愿。

去年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向省级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同时,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超标培训,控制培训时间。通知发出后引来一片叫好声。不过,也有人担心通知对培训机构的约束力不大。学校减负看似不难,只要落实好“减负令”就行。可是减负之后,考试和学生知识水平之间的落差如何弥补,这反倒给培训机构以可乘之机。

所谓“减负”,是需要减下那些不合理的负担,而不是正常的课业。想改变目前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看似很不现实动。至于科技能不能把学习变得相对轻松,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科技手段仅是辅助,这已被无数事实证明过。那些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等在线教育,基本没有太多成功的例子,仅是对学业较为优异学生的一种强化,对成绩不算好的学生来说,作用不是很大。因此,还是要回到问题的原点,即家长的焦虑、学生的无奈,都指向一个问题:现行单一的学业评价体系。

正像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在呼吁教育评价体系必须尽快改革时指出的那样:“教育评价这个指挥棒不改,我们就不能全身心投入到人才培养的事业当中,不能完全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来教学生。”此话一语中的,戳到了减负的要害之处。“减负令”能管住校内,但能否管住校外,仍是未知数。只要小升初、中考和最重要的高考存在,家长就会焦虑。想比别人考得更好,唯一的办法就是“比其他人更用功”。评价体系,基本使减负变成一个“死结”。“教育部门减负、家长却不领情”即是佐证。

由此看来,减负需要一场“自上而下”的根本性变革,不仅需要讨论减负的办法,更要关注减负减不下来的问题根源。减负喊了多年,但并没有真正减下来,反倒是每一次减负后,学生的负担更重。难道喊了多年的“减负”真的错了吗?如果错了,也不是减负本身的问题,而是评价体系的问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

【责任编辑: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