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09-06-04 08:46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湖北省委党校今年春季一期学员426人已经毕业,二期244人在学。那些旨在“管嘴、管腿、管手、管心”的规定,到底执行得怎样?6月1日,记者走进湖北省委党校,对话相关人员。(6月3日人民日报)
党校学员过去为什么不好管?根源还在于党校做为培训和教育机构,不掌握这些官员学员的升降命运,“官帽子”捏在学员的派出地。学员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不学也没区别,就算不听招呼、不遵守学校纪律,党校也不能把学员怎么地。再加上一些党校的纪律废驰、惩治手段软弱无力,久而久之,党校又怎能不沦为某些官员“镀镀金”、充充数的“道场”。
湖北省委党校的管理模式为什么值得借鉴,就是因为敢于碰硬和较真,创造性提出了“管嘴、管腿、管手、管心”的“四管”模式。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四管”只所以成效显著,离不开其背后的纪律支撑。譬如:将学员在食堂就餐状况登记造册,甚至精确到了每个人、几顿饭、多少元;而且,省纪委主动介入培训过程,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并对违纪人员实施相关惩戒和处理。这些才是党校学员从过去“不好管”,到现在“主动自觉”的根源所在。
那么,从湖北省委管理党校学生中我们应该得到了许多启示。官员在党校期间能够主动拒绝公款吃喝、动用公车及其他不正之风,离开党校后理论上也是应该能够做好。
我们不妨借鉴湖北省委党校的做法,给每一名领导干部也制定一本廉洁帐,也将每一名官员的“嘴、腿、手和心”管起来。尤其是要像该党校管理干部那样,拿出较真意识来,并常抓不懈,形成习惯,方能真正抓到干部管理的软肋。
稿源:荆楚网
作者: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