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14日至15日在湖北省召开全国推广湖北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经验交流会。14日,与会代表齐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地考察湖北省“616”对口支援工程项目。(8月15日 新华社)
“616”工程由湖北省委、省政府于2007年8月提出,即1名省委、省政府领导牵头,省直6个单位参与,对口支援1个民族县(市),每年至少办成6件较大实事。据报道,“616”工程的全面实施以来,共为民族地区对接项目619个,支援资金31.59亿元,累计拉动投资106亿元。
实质上,“616”对口支援的“模式”,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都是由发达地区给受灾或贫困地区支援资金、项目等。但有别于常见的对口支援,我觉得,湖北“616”是集中力量办好事,是区域均衡发展尤其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引擎。诚如贾庆林主席所批示:依靠本省自身资源,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加速形成内生机制,不断强化“造血”功能,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这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分散、小集中地区民族工作,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
湖北“616”受援地包括恩施全州和宜昌的长阳、五峰两个民族自治县,这些地方虽然物产富饶,但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才外流,致使发展缓慢,差距拉大,形成“在落后中发展、在发展中落后”的困境。显然,民族地区的发展成为湖北全省发展的“短板”,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不会有湖北的全面发展。
面对这样的现状,湖北省委、省政府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深入到民族县市实地调研、现场办公,不仅给钱、给项目,还给他们“出点子、找路子、编本子”。不仅安排了省直部门,还安排了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参与支援。所有的援建紧盯当地发展的“瓶颈”问题,比如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所有的产业项目都实现了与当地优势产业的对接,比如生态旅游、烟叶、茶叶、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
路修通了,游客进来了,资本进来了,资源出去了;家门口有了烟厂,老百姓的烟叶有了技术指导也不愁卖了;有了自己的茶叶品牌,老百姓种茶的积极性高了,也能卖个好价钱了;科教文卫等场所建好了,荷包鼓了,生活改善了,人的视野开阔了,精神面貌也好了……
而这一切,源于湖北“616”工程“打基础、管长远”的对口援助。“616”的全面实施,为湖北民族地区发展理清了思路、坚定了信心,更给湖北区域均衡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增添了引擎,积蓄了发展的后劲。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水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