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聚焦湖北

更多

付水平:科室“连坐”是治庸的好药方

发布时间: 2011-06-14 08:21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一人因违规使用电脑,全科室“连坐”,每人扣除一个月的年度绩效目标奖金。这是武汉掀起的治庸风暴中,迄今为止政府部门最严格的自罚举措。(6月13日《湖北日报》)
  百姓甚是反感政府干部的“庸”,都盼着各级政府动真格、下猛药、出重拳来治理。而科室“连坐”治庸办法,作为“迄今为止政府部门最严格的自罚举措”,也算是武汉市政府机关顺应民意,自我加压,创新举措的体现。
  然而,本则新闻经媒体刊发后,就有网络评论指出,科室“连坐”不是治庸的好药方。究竟是不是好药方,个人认为“不看广告看疗效”。科室“连坐”作为治庸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建设。而且,从推行“连坐”的初衷来讲,是为了更好的治庸。从自罚的力度看,一人违规每人扣除一个月的年度绩效目标奖金,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奖金的数额,但“一口价”的处罚已彰显武汉市开展治庸风暴的决心和勇气。
  所以,科室“连坐”的治庸药方,我更看重的是“疗效”,是结果。我以为,关键要把“连坐”的制度执行好,把处罚落实到位。尤为重要的是,当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有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出现后,应该一视同仁的把处罚落实到位。
  据我所了解,在一些单位和地方就一直执行着分级式“连坐”的处罚制度。比方说,有的单位为了强化会议纪律,要求参会人员在会议期间将手机调整到振动、静音或关机状态。假如在开会时有人手机响了,就会以扣除工资的形式处罚此人100元,然后他的直接领导也要罚款50元,分管领导也“连坐”罚款20元。并且,处罚情况在单位内部通报。从实践来看,这种分级式“连坐”处罚制度,让领导责任“环环相扣”,发挥了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作用,收到了明显成效。
  我们知道,有些社会人,习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习惯当“老好人”。对身边违法违规的事情,往往选择性失明、失聪。这些行为恰恰就是“庸”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亟待治理的。
  所以,我觉得科室“连坐”惩罚的不是无辜者,惩罚的是助长歪风、瓦解科室战斗力的“帮凶”。科室“连坐”不仅不会伤害同志之间的感情,还能营造一种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这正是武汉治庸风暴想要的结果,也是百姓所期盼的结果。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水平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