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聚焦湖北

更多

宋殿华:高考“吊瓶班”是怎样打造成的

发布时间: 2012-05-08 14:51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近日,“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在网上火了。若非看到照片,真的难以置信:湖北孝感一中高三班的一个教室里,挂着一排排吊瓶,半数学生正在边复习边注射氨基酸。据该校办公室夏主任讲,打氨基酸是在“补充能量”,是学生和家长自愿的。据网友反映,该校打氨基酸并非始于今年,而是“每年都打”。算是一个地方高考备考的土办法吧。(5月8日网易新闻)
  高考“吊瓶班”的奋战场面,是现代版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典范,这种场景也并非只局限于孝感高考学生,从全国来看,高考学生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发奋苦读的场景比比皆是,并愈演愈烈,严重摧残了高考学生的身心健康。
  “吊瓶班”的出现不只是高考竞争的表象,这种摧残式教育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应试教育过度追求学校升学指标的完成,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老师的切身利益,学校为完成升学率对老师进行经济责任联挂,在老师眼里只能大打时间仗、题海战,通宵达旦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灌输,用透支师生的健康来提高学生成绩,换取高考升学的奇迹。二是“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在人们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在重学历、文凭、专业和学校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要想在社会上有一个高起点,高考是实现目标和趋于功利的最佳捷径。三是,在高考招录过程中的自主招生、点招、内部录取等不合理现象,使得招录关系网、人情网盛行,高考不再是相对公平、公正,进一步压缩了其它考生的选择、成长和发展空间。
  客观地说,高考学生发奋学习本无可厚非,但过度放大,搞的如此残酷惨烈,以严重透支学生心身健康为代价,这偏离了教育的本身范畴,更偏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如此下去,学生伤不起,本应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更伤不起,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给学生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真正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全社会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宋殿华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宋殿华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