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报系言论

更多

湖北日报:谣言源于对“公正”的焦虑

发布时间: 2013-02-28 08:2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李双江之子李某涉事以来,关于案件的谣言就没有停息。
  继“受害人撤诉”谣言之后,26日,李双江之子李某等5人涉嫌轮奸案又起波澜。多名微博实名认证用户称,李某已被取保候审。对此,警方证实为不实消息,李某等5名嫌疑人仍被刑事拘留中。(《新京报》2月27日)
  一起性质恶劣的刑事案件,因为涉案人是名人之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尤其是网络对当事人及其家庭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案件本身。除了猎奇和围观的心态之外,法律是否能够公平、公正对待名人之类的特殊阶层,正是谣言背后的民意焦虑所在。
  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不可否认的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造成了司法公信力下降,人们对公正司法忧心忡忡。这样的背景之下,造谣者编撰的“受害人撤诉”、“李某被取保候审回家”,正好迎合了人们的“某种合理想象”。
  客观而言,李某等5人的案件已经被曝光,在亿万人目光的注视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应该会更加严格和规范。此案件的社会影响还在逐渐扩大,俨然已经上升到社会热点事件。在该案件的进展上,警方和检方在遵循法律规范,在保护受害者合法权益、嫌疑人应有权益的前提下,有必要及时对社会公布案件的进展情况。只有合理、规范、及时的信息公布,才能消除公众对案件的疑虑。官方渠道信息一旦出现孤岛,就会被“小道消息”、“网络谣言”钻到空子。
  人们对司法公正抱有期待,又心存担忧,期待正义的防线不要失守。司法之于社会的意义,是让人们看到正义的光芒,分清是非、善恶的界限。这种正义,不仅体现在公众关注度高的案件上,而且应该体现在每一起案件的处理上。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艾丹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班跃伟)
关键词: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