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前,53度飞天茅台卖到2000多元,仍然一瓶难求。可现在,该酒一瓶降到八九百元,还需要经销商想尽办法抛售。(8月19日《齐鲁晚报》)
53度飞天茅台从“热得发烫”,到今天成为“烫手山芋”,其尴尬的现实,媒体总结得很到位:官员不敢喝,百姓喝不起。“到底谁在喝茅台”这个疑问,也在现实中逐渐清晰。
无独有偶,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陷于尴尬地位的不仅是茅台。高端餐饮品牌湘鄂情,上半年亏损1.6亿至2.4亿元,陆续关闭八家门店,不得不走“亲民范儿”自救。在广州,记者走访发现,高端海鲜市场龙虾遇冷,鲍鱼难卖……
这些商家乃到商品,昔日都以“高端”为荣,赚得盆满钵满,到今天,“高端”反成包袱,让它们不得不放下身段,以降价、促销来夺市场。这一现象,真是见证了依靠官员消费的冷暖。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品牌,即使以腰斩的价格面向市场,普通市民依然望而兴叹。今年2月,茅台和五粮液公司因价格垄断被罚4.49亿元。去年,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称茅台酒不是奢侈品,普通百姓喝得起……种种,无不是为高价辩护。
由此可见,它们的转型之路依然漫长。
国家经济,不能指望高端的官场畸形消费拉动。不找“官场”找“市场”,商家以市民需求为销售目标,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以高端为由,去吸引特定的官员群体,来获取收益,不仅面临着政治风险,还面临着道德压力。
今天,奢侈消费,特别是官场的奢侈消费,已经成为过街老鼠。53度飞天茅台的当前境遇,正是公众所期盼的结果。将一些依靠官场消费发迹的、价格虚高的商品打回原形,有时就这么简单。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吴双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