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两会开幕。
两会年年开,但是今年的两会,必将被赋予新的内涵。
不久前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关涉中国前途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提法,在全社会激起的波澜仍在激荡。三中全会的精神和要旨,势必在全国和各地陆续召开的两会中产生强烈的回响和呼应。而这,对于正在追求城市复兴、有着深厚改革历史经验的武汉,更应如此。
去年,武汉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2012年,武汉经济总量挺进全国城市第九位,这是时隔22年后,武汉再一次站在中国经济板块最强方阵之中。这些成绩的取得值得肯定,但是仍不容盲目乐观、骄傲。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开展了许多颇具影响力的改革,如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全国首聘洋厂长等,以及近年来推行的“城管革命”、“治庸问责”等。但是,还要清醒看到,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城市建设,软环境打造,武汉与公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
在中国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武汉能够找到什么新机遇,又该如何把握这些机遇?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公众参政议政平台——两会,正是讨论这些议题的难得机会。进入两会议程,意味着可聚合各界的智慧和声音,参与这座城市最高级别的价值判断和利益权衡,并直接影响着施政动作和行政作为。短短数天的两会,担当着重大的使命。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提出,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这意味着湖北承担起了一项光荣的“国家使命”: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国样本”。武汉是湖北支点战略的核心,为实现“复兴大武汉”目标,承担起新的使命,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全面深化改革力度,继续大胆探索,勇当改革先锋。
要当改革先锋,离不开城市的持续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大潮中,武汉曾经落下欠账,现在正是还掉欠账、迎头赶上的时候,大力发展仍是当下第一位的课题。
要担当新的使命,离不开创新,并把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结合武汉的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权力清单,减少审批,把不该伸出的“有形之手”收回来,在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方面做出突出表现,为国内城市充当榜样和表率。此外,可以进一步总结、升华“城管革命”、“治庸问责”等实践经验,尝试在建立和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方面做出有益探索,在让市场发生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
总之,2014年,应成为武汉新一轮改革的开局之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武汉这座城市的改革攻坚课题,在两会这个平台上,迫切等待开题。
稿源:楚天金报
作者:柯锐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