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热笼罩着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在本次年会上围绕互联网金融可谓唇枪舌剑、争论不休,各方各执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要求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的声音有之;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冲击现有金融体制的有之。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谢平2014年4月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上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民主化和普惠化对现代金融是巨大创新(4月10日《中国证券报》)。
互联网金融是针对传统金融在流程、方式和运作平台上的创新,使得金融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和公平,金融风险防范更加严格和规范,对金融服务对象资信、信用程度挖掘更加快捷、高效,提高了金融企业对其服务对象状态识别、鉴别的效率和准确性。进而使得很难从传统金融企业获得金融资源的中小微企业资金可获得性大大提高。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现状,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现行金融制度提出了挑战,倒逼其不得不进行改革,这不是金融创新又是什么呢?从二战以来,美国的金融创新从狭义上定义,就是钻金融监管制度的漏洞,绕开金融监管制度管制就是金融创新。这种创新是一种良性循环,即:金融企业创新——监管部门针对监管漏洞监管——金融企业再创新——监管部门再监管,循环往复,最终使得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监管政策越来越完善完备。
目前在中国集官员和学者身份于一身的谢平先生对互联网金融有着深刻、专业和独到的认识。他表示,互联网精神对金融交易和组织的影响是目前金融界和互联网界争议所在。互联网精神是平台开放、民主化、去中间化,与金融精神有一些冲突。互联网金融在普惠金融方面有三个特点:一是覆盖面广,二是公平性,三是可获得性。这些是传统金融做不到的。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将金融学基本原理中的流动性与收益的对立进行了统一,存款、货币、投资一体化得以实现。
事实上,欧洲、北美和日本的生产潜力增长的巨大源泉是那些永无止境的发明和技术创造的涓涓细流。快速创新通常都需要培育出一种新的企业家精神。以当今的美国网络产业为例,它正在改变着商业和零售业的面貌。问题是,为什么企业家精神在美国能够发扬光大?关键的原因在于:追求开放精神,管制束缚较少和对自由市场利润的追逐。
在马云、马化腾等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路人带领下,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创新已经大大领先于世界各国,对这种创新政府、专家以及社会应保护好、呵护好、引导好、发展好,而不是相反。最大限度容忍、保护好这个最伟大创新是最起码的态度,它关系到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根本动力之大计。
稿源:楚天金报
作者:余丰慧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