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越是“泛师德问题”越需厘清边界
发布时间:
2014-10-13 08:32:41 来源:
荆楚网 作者:
李劭强 进入电子报
继四川美术学院介入调查行为失范老师,并作出严肃处理后,当事老师王小箭也通过学校发来致歉信,承认是酒后行为失当。10日晚,有网友发布照片,指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小箭在吃饭时“性骚扰”两名年轻女性。当事人王小箭最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已退休,且这两名当事女生并非他的研究生,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事”,这只是一个“泛师德问题”。
说实话,王小箭当初的回应,有其聪明之处。一方面,他是川美退休的老师,在退休之后,教师的身份只是他众多身份之一,师德对其约束力在下降,至少他这么认为;另一方面,从几张照片并不能看出当事女性对其“骚扰”的反应,虽然不知她们保持沉默的原因是什么,但她们的确没有提出被骚扰的举报,这也是一个事实。所以,王小箭可以说,这只是一个泛师德问题,这只是自己带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
可问题是,他还在担任教学工作,他的身份还是教师,既然是教师,他的言谈举止就应该符合师德的规范,就不能表现出轻佻、轻浮的一面,尤其是在面对学生时。虽然,当事的女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提出被骚扰的举报,但在事实层面上,这已经构成了师德败坏——在学生面前,教师处于相对的强势,无论学生是否愿意,教师对她们所做出的不正当的举止,都是一种师德败坏的表现。这是无需讨论的常识。
当然,王小箭的辩词也可以给我们讨论师德,提供更多现实的靶子。首先,师德是否可以退休?在做老师的时候需要为人师表,这一点是常识。那么,退休之后,师德是否可以退休呢?如果,我们认为道德是真实的是连续的,教师给人的影响是长期的,甚至是一生的,就应该坚持一点,在退休之后,师德也不该出现大的变化和反差。否则,人们就会觉得当初所谓的师德,只是一种表演。为防止人们对师德产生朝三暮四的印象,就必须坚持师德不退休。
其次,师德是否可以庸俗化?王小箭嘴硬的原因,是自己与两位女生关系很好,自己曾带她们在网站实践,自己对她们的身体接触,只不过是自己带学生的一种风格而已。这种解释如果成立,也只能说明师生关系在庸俗化,师德在庸俗化。
现在,王小箭已经给出了道歉,对其的处罚,川美也已经作出。但关于师德的讨论却可以继续进行下去。师德是教师成为教师的基础,师德的边界必须清晰,师生的关系必须纯洁。如此,师德才能成为一种真实的力量,让一名教师真实起来、立体起来。否则,师德的边界就会越来越模糊,教师的形象就会越来越败坏。也难怪,教育部要划定七条红线,对教师行为进行规范。
稿源:楚天金报
作者:李劭强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魏霭琼)
关键词:师德;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