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徽六安街头的公益广告引用“二十四孝”典故,其中一则“埋儿奉母”让人难以接受,被批判为“灭绝人性的愚孝”。
公益广告成了雷人的“公害”广告,这可能让传播者始料未及。借鉴传统文化,绝非随手拈来这么简单,它需要科学的鉴别,还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契合。“埋儿奉母”的故事,并非真把亲儿埋掉,最终结果是两全其美,其教化作用不言自明。但该故事也许可以在旧社会讲,在今天明显不合时宜,它不仅与依法治国的现代语境不符,其血腥的语句与场景,除了令人心生反感,不会有任何正面效果。“二十四孝”的典故,是古代的一种孝道精神。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但却有必要对典故进行科学的评判。其实早在2012年,全国妇联等部门就已联合发布过新版“24孝”行动标准,其中包含教父母上网等新内容。可见,反对继承传统糟粕,与弘扬孝道并不相悖。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强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
传统文化是每个民族的精神基因。传统文化从来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民族的基因也并非一成不变,她只有存优汰劣,吸收其它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永葆生生不已的活力。“埋儿奉母”公益广告,之所以让人难以接受,就在于其处理方法太过简单、粗糙,对孝文化没有进行科学的鉴别。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第一步的工作,还是要仔细、具体地鉴别传统文化中的优劣。
牢记历史经验,首先要真正弄清历史经验。在浩繁的历史记载、口头传承和经验体认中,到底有哪些优秀历史经验,我们已经记住了、接受了?还有哪些经验没有被整理、发掘出来,没有被人们接受?这些都需要做全面、认真的梳理、整合,如二十四孝典故中,有些值得发扬,有些就需要摒弃。同样道理,传统文化中,到底哪些是糟粕?这些糟粕究竟有哪些已被摒弃,有哪些依然残存不倒,还在继续发酵作祟?牢记历史警示,显然是要以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前提,从而做到警钟长鸣。
现在,“啃老”、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新闻时有发生。重建现代孝道,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资源,但这显然不够。一方面,对传统孝道需要鉴别吸收,另一方面,现代孝道有更丰富的内涵与外延。父母与孩子要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孩子从小要培养自立自强的人格,这都是传统孝文化中所欠缺的,需要学习其他先进的孝文化,并结合我国现实条件加以创新创造。
稿源:湖北日报
作者:王才忠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