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有什么,当时眼看房子要塌了,那些小弟弟、小妹妹很危险,要救他们!”这是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小英雄之一,四川安县桑枣镇第一小学干柏村教学点六年级的13岁学生黄霖,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详见6月24日《人民日报》)。
汶川地震感动了国人,感动了世界,这其中就有这些小英雄的事迹。比如感动千万人的“最美微笑女孩”、“可乐男孩”、面对死神仍在废墟中读书的坚强女孩……他们甚至成为了灾难面前让我们坚强的理由和动力,成为了让一些人汗颜和惭愧的“照妖镜”、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他们无可置辩地要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
然而,毕竟他们还是小孩,一个个未满16周岁的小孩。他们理应受到成人的保护,理应享受“大树下的阴凉”。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所规定的,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高尚,就是不能没有英雄。但是,英雄不能是未成年,否则,民族的价值取向就会发生问题,民族的接替就会发生问题。
但我不是否定在灾难中未成年可以“见死不救”,不是否定冒死救人的小英雄就不应该被宣传,而是在这种过多的宣传中,有多少“默默逃避责任的人”为此感到汗颜和惭愧,有多少人会从此树立起一个“拔刀相助、两肋插刀”的英雄意识——但我不希望未成年人会如此去做,甚至奋不顾身。
回过头来看这些个小英雄,我们似乎还能发觉到一点点什么,这可能会让很多人不高兴,不愉快。比如黄霖所在的学校——当时,黄霖正在学前班教室外帮助老师查看小朋友们的午休情况。试问,被黄霖代替的老师干什么去了,当地震发生时,他是否意识到自己是值日老师了,是否从某个地方赶到他值班的岗位上去了?
可惜的是,我们没有看到报道中提及这位值班老师在地震发生那一刻,这位老师去干什么了。救人的事本应该是值班老师的事,然而,在灾难时刻却是由黄霖来承担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责任承担!
宣传黄霖,我不否定,可是如果因此不追究逃避责任的老师,那对于宣传本身来说就是一种遗憾,就是一个逃避问题的扭曲的价值传播。在此,我仅愿黄霖成为英雄之后,仍然会有一个安静而祥和的成长环境。也祈愿黄霖会让那些被代替的值班老师醒悟,那些在灾难面前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的成人会从此醒悟——英雄所为,不该是他们,而是自己!
稿源:荆楚网
作者:肖隆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