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宕子: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的“二值逻辑”

发布时间: 2008-06-26 12:20   来源:    进入电子报
  教育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在回答记者关于“范跑跑事件”提问时,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引用参加白岩松节目时所说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评价说:“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6月26日《新闻晨报》)
  汶川地震之后,“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以爱书写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然而,就是因为出了一个“范跑跑”,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于是发现了“师德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部于是也决定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将“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款加入其中——看来,灾区倒了那么多校舍,死难了那么多师生都是“师德教育”没搞好惹的祸。
  传统中国的父母官们视治下的老百姓为“子民”,我们新修订的师德规范则要求老师对学生“严慈相济”——所谓“严”者,严父也;所谓“慈”者,慈母也——看来教师只有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看待才能“师德”过关。恕笔者愚拙,确实不知道旧之官员“子其民”与今之教师“子其生”这二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也不知道这是否“遵循”了“教育规律”,或者是否体现了“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这一精神,姑存而不论,读者诸君只好另质高明了。
  对于“范跑跑事件”,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一个“不崇高”的人,如果身处范当时的情境中,就算用新修订师德条款的索子捆住我的手脚,笔者也实在不敢保证自己能比“范跑跑”做得更好,所以也不敢妄加评论。
  由于从小喜欢数学,笔者不免对逻辑学方面的问题颇有点兴趣,因此,倒想谈一谈“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这一评价背后隐藏的逻辑问题——如果孤立地来看这一句话,我们绝对看不出其中的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是,若是将之放入其产生的具体语境中去观照,却能发现其思维方式的简单和线性来。
  众所周知,“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是媒体人泡制出来的流传甚广的对“范跑跑事件”的一句评语。王旭明在新闻发布会上引用这句话,说明他对此语是非常认同的。然而,笔者却不得不说,用“无耻”来评价一位劫后余生的灾民的跳生行为——尽管他同时也是老师——是非常不合适的,何况此语竟然出自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之口。闲话少叙,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此语背后的“二值逻辑”吧。
  “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由以下两个命题组成: ①范美忠地震时丢下学生逃跑了,所以他不崇高;②范美忠竟然将逃跑的事公布出来,并且认为自己的逃跑没有错,所以他无耻。如果“我们可以不崇高”为真命题,那么,“我们”应该也可以谈论“不崇高”与“不崇高”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不崇高”没有错,那么谈论“不崇高”与“不崇高”的事情似乎也没有什么错,即“不崇高”或谈论“不崇高”都不等于无耻。然而,说这句话的人却明明将一顶“无耻”的“道德帽子”扣在了范美忠的头上——也就是表明,在他们看来,“不崇高”即等于“无耻”。显然,这不但自相矛盾,而且也是一种“非A即B”的简单的、线性的“二值逻辑”。
  自然,教育部可以在师德条款中提倡教师的奉献——甚至为学生牺牲——的精神,也可以加入“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款。但是,绝对不能将老师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当成无限责任——老师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一样都是生命,老师绝对没有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因此,在此意义上,将一名没能并且不愿意牺牲自己生命来保护学生安全的老师,或曰一个“不想做个崇高的人”的老师斥为“无耻”,无异于对全体教师的“道德绑架”——这一作法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虽然代表教育部,但我相信王旭明引用的这句话并非教育部的本意。看来,作为新闻发言人的王旭明还真应该加强各种理论的学习——尤其应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以免今后再象这次一样地信口开河,以至于不能准确地传达党和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与理念。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宕子
(本文来源: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王旭明;范跑跑;宕子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