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华西都市报9月9日刊载一篇名为《成都龙门寺住持读EMBA 望加强寺内管理水平》的文章,文章说:近日身着僧袍、手持佛珠的成都彭州龙门寺住持释宏永在四川大学认真填写好了一张四川大学总裁(CEO)EMBA课程高级研修班报名表。接下来的一学年里,他将和其他总裁们一起,每半个月在川大学习两天EMBA课程(《华西都市报》9月9日)。
文章弗出就引来无数讨论,其中不乏贬斥之声。笔者不禁思索,为何现在和尚做点什么事情都要引来无数争议呢?这大概与多数人缺乏心理认同感不无关系,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传统文化里面的和尚,住在深山古刹,钟袍、袈裟、光顶、戒疤,青灯为伴,檀香氤氲,而且在金庸、古龙的小说及一切关于寺庙的想象中,方丈或住持总是一个面容严肃、白须飘飘的老僧。然而转眼间,今天的和尚,开着大奔,往来于各种人大政协之间,满口的“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方丈是CEO,首座僧是副CEO,堂主僧是内容总监CCO,执客僧是客户总监CUO,当家僧是财务总监CFO。显然,今天的和尚,已经成了一门彻头彻尾的职业,而且很有前途。面对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现在却频繁发生的种种现状,我们疑惑了:这还是我们思想中的和尚吗?
这的确已经不是我们思想中的和尚,他们同我们的心理认同相距甚远。于是,一些人便立即奔出,迎面痛批:“他败坏了我们的文化!他使我们的社会陷入了危机!”可是这样的批评能够轻易指责吗?我们是不是有点“一概打死”的意思,又是不是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呢?
确实,当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首开“和尚读MBA”的风气之先,并成为国内首个获得MBA学位的和尚之后。“入世”便成了一种风尚。而且,释永信学以致用,以企业管理观念来经营少林寺,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少林寺事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等营利机构,俨然一个“少林寺集团”。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运作,当释永信成功地把少林寺打造成一个颇具国际知名度的商业品牌之后,巨大的经济利益使上海、重庆等各地寺庙里的方丈、住持纷纷走进大学,学习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这种种“不合时宜”的现象让我们对和尚的“清静无为”大失所望!可是这毕竟只是表面现象,而且也不能以偏盖全,毕竟还有很多坚持清净修为的高僧“维护”着我们的心理认同
其实,心理认同就是一种价值互认,是一种人们价值观念的相互确证。这种价值互认建立在人们共同的社会生活基础之上,包括道德的法律的以及一切让人们产生共同好恶的层面.这种价值互认或者说是心理认同起源于人们共同的社会发展水平,那么就应该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愈加丰富和发展.如果一旦心理认同不能跟随时代"与时俱进"那么就会阻碍甚至破坏业已形成的"价值共同感
很多时候,当我们的价值观被破坏或者构成威胁,我们便以一种决绝的态度去维护。但是更多的是,我们挥舞着道德的大棒扑向那些破坏者的时候,我们忘记了自身也曾经包含着"疯狂的破坏因子"。这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做法,让我们成为"伪君子",更是一种对人类心理认同的亵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代进步了,我们也要用一种进步的观点去看待僧人入世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亚臣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