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赐贵:教授抄袭已丢人,领导包庇更可耻
发布时间: 2008-10-14 08:46 来源:
进入电子报
以前,人们调侃升学高压下的教育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抄抄抄,考试的绝招。”如今,境过时迁,高校教师也纷纷卷起袖子,加入到抄袭大军当中。据称,高校教师的论文至少有10%涉嫌抄袭,而在一些院校的学生当中,这一比例甚至高达惊人的90%!可以说,今天碰到个不抄袭的教师或学生,比碰到个不贪污的官员还叫人感到稀奇。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左派经济学家杨帆便因卷入抄袭风波而被学校要求停职检查。据悉,该校商学院另一名教授、博导金仁淑于2006年6月发表了一部18万字学术专著,其中有10万字涉嫌抄袭东北师范大学王德君的博士论文,而举报此事的正是号称发表论文上千篇的杨帆教授。随后,金仁淑反身一击,于5月23日向政法大学科研处举报杨帆一稿多投、剽窃研究生论文、学术专著剽窃等五个问题。尽管该校学术建设与学术规范委员会(另一说为学风建设委员会)最终认定只有金仁淑构成违反了学术规范,但两人异命同运,双双遭到停职处分。对此,校方的解释竟是所谓的“维护学校声誉和教师的利益”!(《北京晨报》10月13日)
如果笔者所记无误的话,此事早在今年6月份便被捅上媒体了,但在校方的一再“宽容”之下,迟迟没有得到处理。后来,中国政法大学的学风建设委员会为此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并在出席成员为偶数的情况下出人意表地投出了个5:5的结果!这次发生停职风波以后,法大知名校友浦志强律师撰文称此事“语焉不详”,“各仗五十”,“处理决定出笼后,让法大彻底没了面儿的是一群校长!”“真正让法大蒙羞的,是委员们对剽窃事实给出五比五,是校方语焉不详各杖五十的处理,是在最该讲原则的时候,堂堂一校之长偏偏没有了原则。”如此点评,可谓一针见血!
其实,就在2007年年底,复旦也曾面临类似的问题,但人家没有选择鸵鸟式的自欺欺人做法,而是以“学术规范委员会通告”的形式在校园网上公布了三起学术违规行为,对有关教师、学生做出通报批评,并做出停止招收研究生或开除学籍等处理。对于复旦这一“自揭家丑”的举动,各方也纷纷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可以说,校园里出现了抄袭行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最可耻的。只要校方坚决、公正地予以处理,人们通常就会原谅了他们,甚至对他们“知耻而后进”的表现感到由衷的佩服。可在号称“中国法学最高学府”、宣称要“以法治校”的中国政法大学,怎么就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情形呢?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政法大学在今年6月中旬的研究生论文答辩上“查处论文抄袭出真招”,以极其苛刻的标准抓出了近60名涉嫌论文抄袭的应届毕业生,接近全部答辩生数的5%。这些学生或被勒令重写,或被取消答辩资格,真正做到了“严肃处理”。(《科学时报》6月13日)如今,当教师出现类似问题时,校方怎么既不迅速、也不严肃了呢?莫非校领导喜欢搞双重标准,认为教师抄得、学生抄不得,或者学生罚得、教师罚不得?
在抄袭的道路上,金仁淑等人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只要大环境不改变,这种现象就不会就此绝迹。然而,这并不能构成大家对学术腐败现象漠视乃至纵容的理由。教授涉嫌抄袭已是奇耻大辱,这就像一个人脸上沾了泥一样丑陋而明显。只是不知道校领导会选择毫不犹豫地擦去这块泥,还是讳疾忌医,任由它沾在脸上、继续招摇过市呢?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赐贵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杨帆;大学;陈赐贵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