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廖德凯:被“感动”的中国人为何“愤怒”?

发布时间: 2009-02-11 10:14   来源:    进入电子报

  一对“感动中国”的夫妻,却引起了国人的“愤怒”,并被称为“愤怒中国”,这恐怕为组织者始料未及。当扎根大凉山深处、大渡河崖边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经过18年的坚持与奉献,捧起“感动中国”的奖杯时,许多中国人在被感动的同时,“愤怒”了。
  许斌先生的《感动中国,还是愤怒中国》一文集中代表了这样的一种情绪,这篇在网上产生广泛影响,并被部分纸媒采用的文章,对当地政府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认为正是当地政府的不作为、甚至“冷漠”,才造就了这对“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18年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做”正是“愤怒”的原因。
  如果放在以前,一个充满理想抱负但却青涩无知的我,也一定会对这样的事例感到“愤怒”。但在今天,我却愿意用更为审慎的目光去探寻这让人“愤怒”的一幕如何会出现?为何“18年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做”?当我们用这样的深入方式去寻找答案时,我也产生了和当地政府一样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情。
  “夫妻小学”属于四川省凉山州,也就是另一个“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的“马班邮路”的所在地。凉山州共有6。01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却有90%以上是高山、深谷,以及高寒地带。这里450万人口中,有近一半是彝族群众,在民主改革以前,这里是纯粹的奴隶制社会地区,部族间还生活在常年争战之中。全州17县市,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各级对凉山州的总体评价。
  看凉山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凉山州历年都将扶贫工作放在工作首位,提出了“移民扶贫”的战略性扶贫思路,并于1994年实施了开发式的移民扶贫工程。2007年,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现场会在凉山召开。由于凉山显著的工作成效,在会上还提出了“凉山精神”一词(笔者非政府工作人员,无法提供具体数据)。本月3日,凉山州委还专门召开常委会,研究彝区群众“三房”改造行动。这些都是积极的行动措施啊。
  我曾经深入到凉山的山山水水,亲眼看到凉山为什么“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凉山的一些乡镇,从县城出发要一个多月才能到达,而冬季则完全与外界隔离。许多曾经通过“移民扶贫”搬迁到较适宜居住地方的群众,因生活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化影响,又自己搬回了原址。可以说,“夫妻小学”只是凉山贫困现象之一斑,凉山要解决的不是一个个案,而是全范围、多层次的贫困问题。
  事实上,贫困开发不是简单的给钱修路修学校买粮食,而是要从习惯、教育(不仅是学生教育)、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推进,同时,扶贫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巨额投入可以解决。从笔者的接触来看,许多地方政府的希望和顾虑都在于此:在对外宣传上,如果“露丑”,有机会争取更大的支持,毕竟贫困地区的能够投入的资金极为有限;但也可能被人误认为“不作为”,“18年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做”的压力确实非常大。
  其实,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的推出,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参与。当政府鼓起勇气“露丑”的时候,他们不会是坐望有人来“代替”当地政府解决这一个个案,而是希望当地能引起更多关注,以便在多方面改变这一地方的整体面貌。近年来,由于凉山积极地实施以发展来解决扶贫的思路,凉山经济社会都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民族习惯、历史文化原因,注定类似“感动中国”的人物,还会长期存在。
  “夫妻小学”不是个例,我们在被“夫妻小学”“愤怒”的同时,如果能够深入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那么,将会是凉山这样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福音。从这个角度来说,“感动”也好,“愤怒”也罢,都是因为触动了我们内心的柔弱之处,关注和正视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关心民间疾苦的爱心人士,都殊为必要。
  稿源:荆楚网
  作者:廖德凯

(本文来源: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廖德凯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