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几又:“最牛校舍”获最高奖与公众的锦标主义情节

发布时间: 2009-03-01 16:58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成都草堂小学翠微校区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知名建筑,同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的消息传开后,注意到,无论是媒体还是评论者,皆因为这所投资小的校舍能与大名鼎鼎的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平起平坐”而倍感兴奋,绝大多数文章还将这所在地震中没有倒掉的“最牛小学”归为“良心工程”,认为“小建筑获大奖才算正常”。
  充分理解评论者包括许多网友对建筑质量强烈关注的心情,但对草堂小学翠微校区获奖原因的主观臆断,其实曲解了建筑创作奖的真实内涵。打个比方,如果仅以“良心”和“不倒”作为奖项的重要衡量标准,那刘汉希望小学显然比草堂小学翠微校区更有获奖资格,因其离震中更近,而草堂小学翠微校区坐落成都市内属青羊区管辖。
  草堂小学翠微校区获得而刘汉小学无缘,就这一奖项而言,显然不仅仅在于建筑质量本身。按照《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申报及评审条例》,无论是申报要求还是评审标准,均强调了建筑的适用、经济和美观,必须具有创新理念,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当然,同时也必须“很好地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导致刘汉小学不能像草堂小学翠微校区“平起平坐”获奖,除了是否申报的原因外,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该评审条例在规定申报资格时,要求申报对象“具有一定的建设投资规模”,而且其“主要设计创作人员应为中国建筑学会会员或本会地方学会会员”。至于刘汉小学的创作人员是否为建筑学会会员无从得知,该小学的投资规模不太可能同坐落于大都市的草堂小学翠微校区相提并论,这至少说明,该奖项并非真就是“不分身份,一律平等”。
  实际上,国内目前最能体现建筑最高质量的奖项是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简称“鲁班奖”),每年获奖名额只有80个。该奖项规定,评委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区的专家组成,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定。相较于建筑创作奖强调“已建成”的申报原则,“鲁班奖”更注重施工全过程以及竣工后使用效果的综合考核比选,其要求之高获奖之难恐只有业内人士才体味其深浅。
  获奖当然是好事,但如果怀着一奖定乾坤的锦标主义情节,既会曲解奖项的真实意义,也容易导致我们对事物本质的进一步认清。并不否认成都草堂小学翠微校区工程质量也许优秀,但其获奖很难说不是因为“水滴型”的特别创意。也理解评论者对学校质量的高度重视,但质量这个问题仅靠良心是不够的,必须靠全过程依法依规的严格管控。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整个建设过程依法依规,即便没有获奖,至少能够确保质量过硬的底线尊严。
  稿源:荆楚网
  作者:几又(武汉 职员)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几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