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徐峰:宝马车上果真是“钓”后妈?

发布时间: 2009-06-02 17:08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六一”儿童节,当不少父母带着小朋友高高兴兴去游玩时,一位13岁的男孩则坐在停靠在南山区中山公园东大门口一辆宝马车上,打出了这样一幅雷人的告示。上面写着“缺温暖,钓后妈”六个鲜红的大字,并留下了手机号。(6月2日大渝网)
  看到这则新闻,我第一个反应是:又是一场“钓”的闹剧!仔细想想,这样的“钓”式行为艺术或者说“作秀”实在是见怪不怪了。君不见,美女用色作诱饵“钓”金龟婿,政客用所谓的政绩“钓”锦绣的前程,商家用买一送一“钓”别人的钱包,女演员用下半身“钓”影视中的出镜率,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俨然是一个“你钓我钓他也钓,关键看你上不上套”的钓与被钓的世界。
  记得《武王伐纣平话》上说:“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这段话被后人缩成了一句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众所周知,姜太公直钩钓鱼,其意不在钓鱼,而在做人,说白了就是通过打广告的方式来钓文王。姜子牙通过直钩钓鱼,向别人显示他的做人的三个风格和态度,即“不弯”,“不藏”,“不求”。最后还真的把文王给钓来了,两人一唱一和,成就了八百年的太平天下,殊熟千年绝唱。
  我们再回头看看这则新闻,“钓”者别的时间不选,偏偏选在了“六一”儿童节这天,可谓是用心良苦。我想,这件事情它之所以成了新闻,有两点:一是,“六一”这天比较特别,儿童这一字眼备受社会关注;二则是宝马车这个道具,即“诱饵”。我们在看待这件事情时,不应该把眼光放在那个小孩子身上,认为他如何如何,而是应该把落脚点放在他背后的策划者身上,当然,最主要的可能是他父亲。那么这位父亲究竟想通过这么一场近乎闹剧的“钓”来钓什么呢?为什么又非要让小孩子坐在宝马车里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宝马车里少了一位孩子他妈吗?稍微动点脑筋想想,应该不是这么简单。在这里的宝马车不仅仅是道具,更应该是这位被人操纵的男童“钓”后妈的“诱饵”。没有了宝马车,也就没有了诱饵,没有了诱饵,自然难以成为一场“钓”的行为。当然,这件事情也难以成为新闻,更不可能广受读者和观众的眼球青睐。
  姜太公小“钓”了一把,结果把文王钓来了,玩出个精彩的八百年天下。后来,没什么好玩的了,他就立刻拍屁股走人。那我们的这位“钓”者又在玩什么呢?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他这一玩,说不定真的为那位男童玩出了个美女后妈。他们都是玩中的高手,随便说说是故事,但是看透了便是人生。这位“钓”者果真是在位男童“钓”后妈?我想,谬之大矣。应该说这位“钓”者太了解在“钓”这一行为中,诱饵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没有鱼儿上钩。当然,这位“钓”者也应该是抱着钓到钓不到皆可的悠闲心态来“钓”的。他在“钓”什么呢?看不懂的觉得他用怪异的手法来为孩子钓后妈,因为孩子缺少温暖;明白他的,就会觉得他是在通过“钓”来把脉物质主义对人们的刺激和影响,尤其是对现代女性的杠杆效应。
  “钓”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一个“钓”与被“钓”的世界中。我想作一个简单的猜测,后妈是肯定能轻易钓来的,但是钓来的后妈是否能给男童以“温暖”,就难以打包票了。因为在这里,被“钓”者之所以上钩了,缘于对“诱饵”——宝马车的误读。如此一来,钓者和被钓者的行为预期可能会相反,也将会最终走向这样一个结局:要么是鱼死网破;要么是鱼儿馅着诱饵跑了(哪怕是受了一点点伤害),而钓者在那里茫然不知所措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峰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德民)
关键词:徐峰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