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禹门生:温总理的民生情怀让谁汗颜

发布时间: 2009-08-19 08:18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8日召开的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宁可少上点项目、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也要挤出钱来把这件大事办好(《中国新闻网》8月18日)
  “宁可少上点项目、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也要挤出钱来把这件大事办好”,这就是一个大国总理的民生情怀。闻之,让人动容。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和关注的头等大事,几年中央连续几个“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因为中国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走向共同富裕,构建社会和谐,一刻也离不开农业和亿万农民的民生问题。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农民工就业问题、免除农业税,实施粮补、家电下乡,推进新农村建设等,“三农”问题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推进机制,得到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正是这些惠农政策的实施,才使得我国的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由于是个发展中大国,极大多数的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农村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复杂,随着幸福指数的提高,农民的各类诉求和愿望也在不断增多,并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我们朝着工业化城市化迈进的时候,农村的诸多问题就难于一时得到同步解决。其中一个就是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
  中国约有9亿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较大,要在全国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这不只是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管理、法律等诸多的问题,可以想象压力是很大的。
  温总理明确地指出,即使少上一些项目、压缩一些其他开支,也要把这件事办好,这显现了执政党执政为民的决心和信心,体现出了一种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
  温总理的民生情怀,不只是对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的鞭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各地各部门能够深谙“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深刻内涵。与现实中某些地方单纯追求发展速度与规模,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与民争利,制造社会不公。还有“三公消费”居高不下等,对比温总理的拳拳为民之心,难道不觉得汗颜吗?
  “民事不可缓,民意不可违,民生不可误”,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稿源:荆楚网
  作者:禹门生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德民)
关键词:禹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