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名《河南固始县公选乡长黑幕:多半是官员子弟》的博文被转至各大论坛,引起广泛关注。帖子称,河南省固始县在2008年全县选拔正科级干部和县局级干部任用中,最后确定的12名乡长大多是当地官员亲属,难免给人“继承”之感。(《广州日报》8月25日)
固始县众多官员子弟,在该县“公选”正科级领导干部中纷纷胜出,占据了公选职位的半数以上,很自然地引发了人们的议论与猜疑。
应该说,官员子弟与老百姓一样,只要符合德才兼备的干部任用规定,自然可以提拔和任用。不过,在一次具有竞争性的干部公开选拔中,竟有如此多的官员子弟当选,不免会让人发生这样的慨叹:“固始无才矣!”不然,又如何解释在公开选拔当中,官员子弟独占鳌头?我并不否认官员子弟中有许多杰出人才,但在这些官员权力可以影响的范围内,当选并不是其能力的真实体现。公选的机会很多,为何他们都只在县内称雄,而没有去其他地方一展身手呢?
固始县官员子弟在公开选拔中纷纷胜出,尽管组织部门解释是按照程序和规定选拔的,这让人猜疑这场看似公正、公开的选拔过程当中,官员父母的位置和权力或多或少影响了“公选”结果!即使没有主动干预,被动影响至少是存在的。因为在此次公开选拔过程中,没有竞争性的笔试和面试过程,在270多名符合条件的入围者当中,由县里处级、正科级干部以上还有老干部代表300多人投票,这些官员父母的位置和权力是可能影响投票结果的。就算不主动拉票,别人也会卖几分面子,官员子女入围经考察后,县委领导研究决定时也多少会照顾一下的。退一步说,就算“公选”是公平、公正的,那这个选拔程序也是有漏洞的。
要实现干部选拔任用上的公平公正,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就必须严格程序,提高民主化,增强透明度。如若公选不透明,程序成花瓶,就难免让人质疑公选的结果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禹门生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