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出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根据这份指导意见,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9月4日新华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9/04/content_11998131。htm)
盼星星盼月亮,旨在覆盖全体农民的普惠式养老保险制度呼之欲出,广大农民的养老方式有望发生重大变化。
传统上,中国农民养老依靠的是多生儿子,正所谓“养儿防老”。农民在承担了数十年年的赋税徭役、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当时的政府也就解除了同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契约,任其自生自灭,养老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儿孙一代的身上。我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明确提出“以孝治天下”,“孝”不仅是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标准,也是政府用于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不承担为公民养老的责任,统治者便向农民提出更多的道德要求,希望以孝来解决全社会的养老问题,并把它上升到治国方略的层面。
可是在当今,“父母在,不远游”的道德自律和呼声式微,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村青年纷纷进城打工谋生,不能奉孝于年迈的父母身边,所以目前在农村有大量孤独的“空巢老人”。再加上现在的农村青年收入低,生儿育女成本高,生活工作压力大,赡养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养儿防老”的传统已难以维持。另外,随着我国悄然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农村养老问题再度突出。虽然在农村存在着“老农保”,但因其资金仅仅来源于参保者的个人缴费积累、保障水平又低而导致农民参保不积极,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这次国务院推出的新农保试点,最大的亮点在于看到了政府的身影,看到了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从国务院近日出台的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到,新农保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明确要求了政府资金投入的比例,这将根本改变中央对农村养老零投入的现状。根据这次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政府一年的投入不过数百亿,它不会成为政府财政支出中难以支撑的负担,也就是说国家已经有能力逐渐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政府的挺身而出,可以有力破解“养儿防老”的魔咒。农民等了几千年,终于等到靠国家、靠社会养老的一天。在历史的进程中,随着制度的完善,农民们又向社会公平正义走近了一步。虽然这只是一次试点,虽然它只是“低水平起步”,但是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全面覆盖、不断完善的新农保。更重要的是,农村将因此而缩减与城市的距离,农民将因此而更多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永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