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认真干,坚定不移加快中低产林改造,老百姓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在中共云南省委林业工作会议上,谈及中低产林改造的深远意义,党省委书记白恩培一连用了两个“不会忘记”。他告诫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栽后人“乘凉树”,多干有利长远事,从规划开始到资金筹措、苗木培育、龙头培育,所有关键环节领导干部都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一把手亲自抓。(2009年11月16日《云南日报》)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讲的是一种奉献精神。而对领导干部来说,多栽后人“乘凉树”,不仅仅是一种奉献精神,更多的则是责任和使命。
到过西湖的人都知道,今天的西湖,红绿成行,莺歌燕舞,一泓碧水清澈见底。可一千多年前,它却是一个破败狭小、遍地荇藻的大泽。唐宋两朝,白居易、苏东坡分别来到杭州担任刺史和太守。他们带领百姓开挖淤泥,筑堤种树。经过几朝几代人的努力,终于使西湖变成现在的容颜。
由此观之,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有机链条,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任务,一任干部有一任干部的职责。但是,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往往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一任甚至几任干部持续努力才能做好。这就好比竞赛场上的“接力赛”,每一届领导都是其中的“一棒”,跑的是其中的“一段赛程”。只有“一棒”接“一棒”地跑下去,才能胜利达到终点。
正因如此,我认为,白恩培书记告诫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栽后人“乘凉树”,多干有利长远事,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低产林改造的范畴,更多的寓意在于告诫干部:为官一任、主政一方,最根本的职责和任务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所以,各级干部从前任领导那里接过“接力棒”后,就应拼尽全力跑完自己“这一程”,然后把“接力棒”再传下去。这样才符合客观规律,体现群众意愿,才能少走弯路,才能使一个地区的工作保持连续性,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我想,这也是白恩培书记强调的多栽后人“乘凉树”的本意所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下有些干部患上了“短视症”, 急功近利、作风漂浮,只盯着眼前利益,太看重任内政绩,渴望乘凉却不想栽树,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喜欢干那些可以快速见效、能够迅速吸引眼球的事情,而不愿做那些一时难以见效、却能造福后人的工作,把“接力赛”变成了“单程赛”。结果往往是挫伤了各方面的积极性,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劳民伤财,工作被动。
所以,我认为,白恩培书记要多栽后人“乘凉树”的告诫,体现了是一种清醒,一种理性,更体现了一种导向。期待各级干部都能从中有所感悟、有所警醒,对那些费时费力见效慢的基础性工作认真去做,对那些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劳民伤财的事情则坚决不干,以防止“前任出政绩、后任背包袱,眼前出成果、后任吃苦果”的现象重演。
稿源:荆楚网
作者:林伟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