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的联合部署,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正紧锣密鼓地展开。这次要集中力量检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粮食产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城乡居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节能减排等重点指标。要从数据的采集、汇总、上报、公布等各环节,对这些重点统计指标的采集过程、调查方法和数据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据6月3日《扬子晚报》)。
对现在的统计数据,不仅民众质疑与其真实感受不符,而且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对我国GDP、失业率、居民收入等数据提出疑问。这次在全国范围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可算是顺民心、合民意此举。但老百姓在欢迎之余,对能否有效根除日益盛行的统计作假现象,仍普存疑虑。
细思其源,百姓之忧也不无道理。国家的各类统计数据源于自下而上层层级级的数据采集、汇总、上报之基础,虽然各地上报的数据皆出自统计部门,可其客观性、真实性却非其所能左右的。一方面,各地统计部门为当地政府的职能部门,干部调配、经费调拨等都在地方政府的掌控之下,就是其业务乃至最后数据的出台、上报,也需经当地主要官员审定,若不听话、不照办,你就等着“穿小鞋”吧!另一方面,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提升等数据,又是政绩的量化,更是地方主要官员升迁的凭据。在现行“数据出官”的干部考评机制诱惑下,怎么可能不暗流着“官出数据”呢?
此次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虽然针对统计业务流程的各环节作了具体部署,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也说了些“严肃查处”之类的狠话,这对纠正统计业务层面的差错和失误无疑会发挥作用,但对“出数据”的地方主要官员可能动不了几根汗毛,说不定有些地方的统计局长、调查队长等统计干部,还会成为“官出数据”的替死鬼,而“出数据”者则官照当、令照下,风头过后,经过涂脂抹粉的统计数据仍将依然故我。如此“治标”不“治本”的统计执法检查效果,让人实在不敢恭维。
统计数据准确与否,关系到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上世纪五十年代“丰收”数据饿死人的惨痛教训就是典型之例。因此,对统计数据从根本上“打假”势在必行,改革“数据出官”的考评机制更是当务之急。若此到位,何愁其“数据出官”念头不断,又何惧“官出数据”之类的统计作假还有市场!
稿源:荆楚网
作者:笪祖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