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张剑:文化得到传承 文明才有希望

发布时间: 2010-11-30 11:31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农历10月13日是满族重要颁金节,日前,部分满族同胞在京通过联谊活动进行这一“族庆”。但在北京,已找不到教授满语的学校,会满语的市民寥寥无几。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满文已经走向衰微。政协委员赵志强呼吁抢救满文化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必要重视。(《北京晨报》11月29日报道)
  在社会不断发展、民族不断融合的今天,面对日趋式微的满族文化,政协委员赵志强向社会各界发出号召,呼吁大家参与到保护满族文字的工作中来。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看,这种做法不但紧迫而且很有必要。但纵观网友跟帖,百分之八十都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民族文化本应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优胜劣汰,人类没必要对其横加干涉。
  这些跟帖让人毛骨悚然,我不清楚他们心中对文化是怎样的认知,但我清楚的记得学者刘瑜在《民主与细节》里说过的一段话:“在人类天生的健忘面前,文化产业主动承担了守护记忆、背负记忆、传载记忆的责任,面对权利社会,可能手无寸铁,但是至少还有记忆”。那么,面对几千万人的满族、面对他们基本不会说满语、不会满文的现状,为他们做点保护性工作,难道真的错了吗?
  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正是有了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吸收,才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思想、只存在一种观念,没有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那么这个社会必然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满族作为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他们灿烂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异域风情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如果缺少他们的参与,必将缺憾。
  然而,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失去语言,文化就失去了衍生的土壤。所以,保护满族文化,还必须从根本着手——保护满族的语言及文字。在这方面,历史的灼痛曾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在汶川大地震中,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个同样只具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迅速得到了全国各界的关注。但资料被毁、大批研究羌族文化的艺人被埋,加之震前关注较少,使得震后羌族文化保护步履维艰。亡羊补牢,犹时未晚,历史的教训足以深刻,我们希望现在能够对保护满族文化走出实质性的一步,当危机到来的那一刻,我们就不会那么卑微与渺小了。
  我想,网民之所以如此反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文化认知的深度不够,对我们的政府部门缺乏足够的信任。这就要求在实际操作中相关部门要把工作落到实处、切忌走过场、搞形式,让人们群众真正感受到文化融合带给大家的切身好处。再则,文化传承是一个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工程,不能搞一阵、歇一阵,半途而废,劳命伤财,唯有这样,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也只有这样,文化才能够得到传承,文明才会有希望。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剑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张剑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