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汪春华: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就违法吗?

发布时间: 2011-01-05 16:5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我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无人照料,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以前这种诉讼法院一般不会受理,但现在法院要立案审理。
  看完这则消息,我除了感受到了法律对老年人的关怀用心良苦之外,却突然隐约感觉到有点啼笑皆非.
  子女不回家的客观和主观原因,可能是因为工作繁忙,也可能是因为家庭矛盾或两辈人之间的代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女孩在择偶方面的拜金主义, 以及这个时代对财富人士的推崇这诸多的价值导向,无形中迫使年轻人不顾一切地在外为了金钱而终日奔波. 现在独生子女多,年轻一代受过的历史苦难远不如长辈, 加上广告传媒等时尚文化对年轻人的影响,导致两辈人在思想和生活方式取向上出现了日益明显的代沟. 长辈的节俭勤劳与踏实的生活方式,与年轻人追求刺激和享乐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巨大的矛盾与反差. 这导致年轻人与老年人的相处变得愈加困难. 毫不夸张地说,每当我们走出家门,充斥耳边的信息无不是体现了年轻一代那种日新月异的潮流与观念,此时,我们的文化取向与倡导上又什么时候顾及到老年一代的感受与口味?  我们传媒与文化的选择上无疑严重忽略了老年一代的观念认同感. 在这种背景下,年轻人不喜欢回家看望老人,就不足为奇了. 社会观念的巨变,与社会的文化导向和商业活动的泛滥有关, 当对传统文化的背离这个社会性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年轻人是否回家也只是流于形式,即便回家,也是彼此相对无语,话不投机.
  我们时常听到年轻人因不交付赡养费而被老人诉诸于法律. 这可以理解,然而,是否常回家看看也被法律所管制,这似乎放大了亲情对年轻人一代的束缚感.使得"孝顺"披上了形式主义的外衣. 原本神圣而自愿的故里重游变得被法律押解着回家看看.
  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回家,与社会观念的巨大变化有关, 我们的国家如果在对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两者之间的引导与教育上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能解决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却用法律的利剑来介入道德领域,这恰恰暴露出了我们的社会在对传统文化与伦理纲常的传承与掌控上显得力不从心和束手无策.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汪春华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汪春华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