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诸多没有参赛作品的中国明星频频亮相红地毯,有身穿“china瓷”的范冰冰、穿黑裙扮赫本杨幂、直言是来放假的李冰冰等等。中国明星扎堆出现在红地毯,有网友调侃称“本该神圣高贵的戛纳红毯,硬是被走成了中国菜市场……”
是谁让这些女星出现在红毯上?无任何作品的范冰冰这次以欧莱雅代言人的身份惊艳亮相于开幕式,李冰冰则被多方邀请分别影片《美国往事》、《曾经》、《好戏在后头》站台,杨幂及刘恺威受迪奥邀请参加《马达加斯加》的红地毯秀……
如果硬要给这群明星颁个奖,那么 “红毯酱油军”的殊荣再适合不过。
中国女星有资格亮相戛纳红地毯,说明她们还是有一定的价值,至少是商业价值。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全世界商人的眼球,试问,有哪个国际公司不想赚中国百姓的钱? 那么让中国女明星穿着这些品牌的服装,在红地毯上走一遭,至少对品牌打进中国市场或提高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是大有好处的。而被选中的女星自然要在中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像范冰冰、李冰冰不用说,怎么也算得上当前大陆的一线女演员吧,而杨幂、冯绍峰这些新面孔,主要是因为这两年出演多部电视剧为观众熟知,在青年人中拥有较大的影响力。
国际品牌愿意邀请中国女星走红毯,而女星们也乐此不疲。想想,在戛纳电影节上露一脸产生的效应,抵得上拍多少张杂志封面、登多少次报纸头版?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事情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然而,受邀走秀也罢、帮好友站台也罢,我们都不再大肆非议。只想着,如果中国明星是带着参赛作品走红地毯,那该多好!而现实是,华语影片已连续三年无缘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争夺,今年只有《浮城迷事》入围“一种关注”单元。回顾历史,华语片在戛纳最辉煌的时刻要数第53届电影节,那年,姜文的《鬼子来了》获评委会大奖,杨德昌凭《一一》获最佳导演奖,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不仅获得最佳技术大奖,还把梁朝伟推上了影帝的宝座。转眼,这般景象已过去十二年,不禁感慨:中国影片何时能再现辉煌甚至有所超越?
中国经济在这十几年中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中国的电影产业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华语片在近几年有了不错的发展,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出现了像《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然而,不可忽视,国产片依旧存在诸多的缺陷,在欧美大片面前始终显得那么弱小。这不,今年第一季度,好莱坞电影再次大胜华语电影。
如果把中国女星在红地毯上的亮相比作华语片在全球电影市场的角色,那么,中国电影还真只是个小角色,只适合走过场。如今的情形是,华语片在数量上已经不成问题,摆在华人导演、制片、演员等人面前的是如何提高影片质量,这需要全体关心中国电影的人们的思考。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丹芬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